文档详情

架空输配电线路的绝缘子等值盐密度测量(输电线路运行检修).pptx

发布:2025-05-05约3.54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内容提要;1976年“重冰区运行线路设计规程”及“架空送电线路反冰(雪)事故措施”提出了“避、抗、融、改、防”的五字方针(P100),其中:

“避”――就是在选择路径时,避开易覆冰的区域,如横跨垭口、风口、湖泊等。(P96)

“抗”――提高设计标准,抵御冰负荷,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融”――对覆冰线路较长、面积大、而设计条件又偏低的运行线路,采用改变运行方式的方法使覆冰融化。

“改”――对已运行的线路,当其覆冰超过了原设计条件,危及安全运行时,对其薄弱环节进行部分或局部的改造,如换线、换塔、增加一基杆塔、换金具等。

“防”――采取各种防覆冰措施:如新工艺、新材料等,防止导线覆冰――防冰害事故的积极措施。

以下重点介绍线路的防、除冰措施。;(一)认真调查气象条件,避开不利的地形;(1)针对较长的耐张段,在中间适当位置设立耐张塔或加强型直线塔(以避免一基倒塌引起的连环破坏)

另:针对地线上覆冰密度大这一特点,应加强地线支架的补强。

(2)针对档距较大的重覆冰地段采取增加杆塔、缩小档距的措施。(以增加导地线的过载能力,减轻杆塔负荷,减小不均匀脱冰时导地线相互碰撞的机遇)

对于重覆冰区,尽量避免大档距:

35kVL<250m

110kVL<300m

220kVL<400m

500kVL<500m

当地形受限,必须采用大档距时,宜采用耐张塔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三万线59#-63#地线支架加固改造;(3)加强杆塔,缩短耐张段长度

(改变铁塔主材,提高铁塔冰厚等级)

(4)改善杆塔结构,扩大导线与地线的水平位移。

(5)导线采用高强度钢芯铝合金线或其他加强型的抗冰导线。(减少和防止覆冰后钢芯铝绞线断线或断股)

(6)采用预绞丝护线条保护导线。

(为减轻或防止覆冰区线路因不平衡张力作用和脱冰跳跃振动而损坏导线)

(7)采用双线夹(用以增加线夹出口处导线的受弯强度);本章内容提要;(1)开展舞动观测,划分舞动易发区域,用以设计避让时参考。

(2)改进铁塔紧固方式(高强度螺栓),加强易舞动地区杆塔强度。

★220kV~500kV线路耐张杆塔位于导线舞动系统的终端,其所受的交变应力最大,其紧固件最容易松扣或受到钢材相对运动的剪切力。;(4)利用失谐摆、重锤、集中防振锤的阻尼作用抑制起舞条件

(此法对不同线路效果各异,因为这些装置的设计特性不能完全耦合所有频率的导线舞动)

(5)66kV线路加装复合绝缘子相间间隔棒,防止舞动时相间短路。合理调整导线弛度也可以防止混线。;(1)失谐摆――由加拿大学者尼戈尔首先提出,与Harvard等人共同研制是一种有效的防舞装置。

其是基于扭振激发机理,而运用失谐摆来调整扭振固有频率,使之与横向振动的高阶固有频率分离,从而防止其耦合而诱发舞动。;12;――双摆防舞器及整体式偏心重锤是北京电力研究所在湖北超高压局的协作下研制开发的新型防舞装置。;14;整体式偏心重锤的研制始于1990年,1991年用于华北500kV房津线,1992年用于直流500kV葛上线京山段。1993年在北京电力建设研究所的舞动试验线路上对整体式偏心重锤的防舞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防舞效果。其是借鉴日本的分散式偏心重锤设计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防舞装置。具有提高动力稳定性、提供扭转反馈控制、扰乱沿档气流颁布等综合防舞功能,从原理上可抑制各种类型的舞动。;本章内容提要;(1)悬式绝缘子串增加大盘径伞裙阻隔法(阻断冰凌的桥接通路)

另:双串绝缘子间应增大挂点间距或加装间隔装置

(2)悬式绝缘子串悬挂法

绝缘子串V型或倒V型悬挂均可提高冰闪电压(改造工作量大)

(3)在绝缘子串悬挂点处增设一块防水挡板(为防止杆塔横担上积水,冰水不致淌落到绝缘子串上)

(4)涂具有憎水性能的涂料(以降低冰与积覆物体表面的附着力)

注:此法虽不能防止冰的形成,但可使冻雨或雪在冻结或黏结到绝缘子之前就可在自然力(风或绝缘子摆动的力)的作用下即能滑落,或者使冰或雪在绝缘子上的附着力明显降低,则同样可以达到防覆冰、减少线路出现冰害事故的目的。;倒“V”串改造;三江线插花串改造;防冰闪插花改造前;防冰闪插花改造后;防冰闪倒V串改造前;防冰闪倒V串改造后;本章内容提要;防雪环――用高级合成树脂做成的,宽8mm,厚3.5mm-4.0mm的与导线外径相等的扣环,在导线上安装间隔一般为电线节距的1.5-2.0倍。

防冰机理:利用弧垂和防雪环,使导线沿绞和方向滑动到防雪环处被阻断,在积雪增大后,在风及导线自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