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常见防治措施.pdf

发布:2025-05-04约7.05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常见防治措施

一、不良特殊地址地段概述

一、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的概念:

(一)不良地质地段

不良地质地段是指滑坡、崩塌、岩堆、偏压地层、岩溶、高应力、

高强度地层、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程的不良地质

环境。

(二)特殊地质地段

特殊地质地段是指膨胀岩地层、断层破碎带、软弱黄土地层、含

水未固结围岩、溶洞、岩爆、流沙等地段以及瓦斯溢出地层等

二、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

1、土石坍塌

2、隧道支撑严重变形

3、衬砌结构断裂

、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隧道工程的一般规定:

1、制定完整预案,做好技术、物资、机械储备

2、制定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3、根据预报结果及时调整施方案

4、必须加强量测作,并及时反馈量测结果

四、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1.选择施工方法注意事项:

选择施方法(包括开挖及支护)时,应以安全及程质量为前提,

综合考虑隧道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尺寸、埋置

深度、施机械装备、期要求、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等因素而

定。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

以免造成程失误和增加投资。

施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

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

2.加强监控和量测工作

3,使用喷锚技术注意事项:

(1)爆破后如开挖作面有坍塌可能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及时喷

射混凝土护面。

(2)锚喷支护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早装设钢拱

架支撑加强支护。

4.采用临时支护时注意事项:

Q)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压力。

(2)围岩出现底部压力,产生底膨现象或可能产生沉陷时应加设

底梁

(3)当围岩极为松软破碎时,应采用先护后挖,暴露面应用支撑

封闭严密;

(4)根据现场条件,可结合管棚或超前锚杆等支护,形成联合支

(5)支护作业应迅速、及时,以充分发挥构件支撑的作用。

5.选用掘进方法时注意事项:

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时,不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应视地质、环

境、安全、程质量等条件合理选用。

6.掘进时遇有围岩压力过大注意事项:

拱部扩挖前发现顶部下沉,应先挑顶后扩挖。当扩挖后发现顶部

下沉,应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筑满足设计断面部分的拱圈,待混

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加强拱架支撑后,再行挑顶灌筑其余部分。

挑顶作业宜先护后挖,暴露面应用支撑封闭严密。

7.遇有松散、自稳差的围岩掘进时注意事项

采用压注水泥砂浆或学浆液加固围岩的方法,以提高其自稳性。

8.衬砌出现开裂或下沉时注意事项

当拱脚、墙基松软时,灌筑混凝土前应采取措施加固基底。

二、富水断层破碎围岩

一、概述:

断层破碎带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不良地质地段,断层带内岩体

挤压破碎,常呈块石、碎石或角砾状有的甚至呈断层泥,岩体强

度低,围岩压力增大,自稳能力下降,容易坍塌,施工困难。

富水软岩是指在各类土质、软岩、极严重风的各种岩层、极软

弱破碎的断层带以及堆积、坡积层中,在富含地下水的情况下,

岩体强度很低,自稳能力极差的围岩。

二、开挖施工要求:

(一)充分应用超前地质预报:

1.预报方法

地质预报方法主要有:钻孔超前探测;对超前导坑进行地质、水

文观测素描;地震波、声波、地质雷达等物理探测。

2.预报的重点内容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围岩整体性、断层、软弱破碎带在

前方的位置和对施工的影响,地下水活动情况等。

3.预报方式

①长期预报

总体预报,预报断层规模、分布、性质、构造分带,富水性等,

并分段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②中期预报

岩石微观构造研究

工程地质类比

地震反射波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