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宁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内蒙古宁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1.以下哪种细胞不属于白细胞的范畴?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单核细胞
答案:C
解析: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不属于白细胞范畴。
2.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平均约为:
A.50次/分
B.75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答案:B
解析: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平均约75次/分。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A.肝脏
B.胰腺
C.唾液腺
D.胃腺
答案:A
解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参与物质代谢、解毒等多种重要功能。胰腺也是重要的消化腺,但体积小于肝脏;唾液腺和胃腺相对肝脏而言,规模较小。
4.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
C.脑干
D.脊髓
答案:A
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它可以感受体温的变化,并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大脑皮层主要与感觉、运动、语言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5.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答案:D
解析: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是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6.心尖搏动位于:
A.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
B.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
C.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侧0.51.0cm处
D.左侧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外侧0.51.0cm处
答案:A
解析: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
7.药物的副作用是指:
A.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
B.长期用药所产生的反应
C.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D.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答案:C
解析: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可能是毒性反应;长期用药产生的反应可能有耐受性、依赖性等;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是机体对药物的异常免疫反应。
8.引起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流感嗜血杆菌
答案:A
解析: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小叶性肺炎等;肺炎支原体常引起支原体肺炎;流感嗜血杆菌可导致多种呼吸道感染,但不是大叶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
9.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脑出血
C.肾功能衰竭
D.心律失常
答案:B
解析: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长期升高,可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易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即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也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但相对脑出血而言,不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A.糖尿病肾病
B.糖尿病足
C.低血糖症
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答案:C
解析: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不是慢性并发症。
11.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长期反复咳嗽
B.反复咯血
C.时有喘息
D.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答案:A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长期反复咳嗽是其最突出的症状。反复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时有喘息不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典型的表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后期。
12.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穿孔
B.出血
C.幽门梗阻
D.癌变
答案:B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黑便,重者可出现呕血。穿孔可导致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后果;幽门梗阻可引起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