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5机械效率(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5-03约8.0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5机械效率

【知识梳理】

一、三种功

1.有用功:人利用机械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所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有用功相当于不使用机械时,人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注意:机械的使用目的,决定了有用功是克服哪个力做功。

2.额外功:在工作时,人们不需要的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使用机械时,由于克服机械摩擦以及机械自重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3.总功:动力做的功,也即有用功加额外功。

二、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1.公式

(1)定义式:

(2)变形式:

注意: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公式中的百分号不可省略。

2.机械效率的常见错误理解

错误一: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解释:一般情况下,机械越省力就越复杂,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错误二: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解释:机械做功越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均增多,机械效率不变。

错误三:机械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解释:机械功率越大,做功越快,但机械效率与功率无关。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

(2)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3)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

4.实验: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物体的重力G、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实验器材: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

②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所挂钩码的数量相同,改变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5)实验操作

①按照图示安装滑轮组,测钩码重力G并记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②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绳端,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拉力F的值,并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有用功

W有用/J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③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步骤(2)实验;

④改变绳子的绕法,重复步骤(2)实验;

⑤用动滑轮质量不同的两个滑轮组吊相同的构码,重复步骤(2)实验;

⑥分别计算出机械效率,分析测量结果,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6)注意事项:

①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目的是保证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n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③在读数时,不能停住,要在匀速运动时度测力计示数,因为静止时读数小于匀速运动时的读数;

④没有刻度尺也能完成实验,可以通过绕绳的方式即n’的股数来确定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的倍数关系。

(7)交流反思:

①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

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少机械间的摩擦、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增加物重;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及滑轮组的绕线方式无关;

④物重增大,额外功也变大,是因为随着物重的增加,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增加。

(8)实验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在绳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所吊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5.实验: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物体的重力G、斜面的高度h、拉力F、斜面的长度s

(3)实验器材:斜面、重力不同长方体物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毛巾、棉布、大木块(用来垫高)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时,控制物体重力、与斜面接触面积、斜面长s不变,改变的是斜面的高度h从而改变斜面倾斜程度;

②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斜面之间接触面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木块的重量G不变,斜面长s不变,斜面的高度h不变,改变的是物体斜面接触面积使(用同一个长方体物块,使它的不同面与题意个斜面接触)

③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木块的重量G不变,斜面长s不变,斜面的高度h不变,改变的是斜面的粗糙程度(使用同一个长方体物块的同一个面,使它分别在倾角相同的木板、铺由毛巾、棉布的斜面上运动);

④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相同,斜面长s不变,斜面的高度h不变,改变物体重力G。

(5)注意事项:

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斜面方向匀速运动。

(6)实验表格下表可供参考(按照下表做实验时需要控制斜面粗糙程度一定)

斜面倾斜程度

物体的重力

G/N

斜面高度

h/m

有用功

W有/J

拉力F/N

斜面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