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docx
兽医药理学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51题,每题1分,共51分)
1.下列药物中,对球虫病有防治作用的是
A、吡喹酮
B、氨丙啉
C、马杜米星
D、阿维菌素
正确答案:B
2.下面属于普遍细胞毒作用的药物是:
A、链霉素
B、氢氧化钠
C、泰乐菌素
D、青霉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普遍细胞毒作用通常指对细胞具有广泛毒性,能损伤多种细胞。氢氧化钠是强碱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细胞有普遍的毒性作用。青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对细胞毒作用不普遍;链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对细胞毒作用不普遍;泰乐菌素主要对支原体等有作用,对细胞毒作用不普遍。
3.氟尼新葡甲胺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解热
B、抗炎、抗风湿
C、镇痛
D、镇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氟尼新葡甲胺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不具有镇静作用。
4.兽医药理学主要阐明药物的
A、作用原理
B、适应症
C、禁忌症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主要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适应症、禁忌症等内容,所以以上选项均是,答案选D。
5.某碱性药物的pKa=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则此药在尿中
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
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尿液pH增高时,碱性药物解离度降低,非解离型增多,脂溶性增加,更容易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脂质膜,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
6.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解热镇痛消炎药是:
A、双氯芬酸
B、布洛芬
C、阿司匹林
D、对乙酰氨基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都有一定的抗炎、抗风湿作用。
7.对支原体感染治疗无效的药物是:
A、泰妙菌素
B、泰乐菌素
C、多西环素
D、阿莫西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阿莫西林对支原体感染治疗无效。泰乐菌素、多西环素、泰妙菌素对支原体感染都有一定治疗效果,而阿莫西林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作用,对支原体感染通常无效。
8.下列哪一种药物属于糖皮质激素类:
A、氢化可的松
B、沙丁胺醇
C、米索前列醇
D、多潘立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氢化可的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类药物;沙丁胺醇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潘立酮是促胃肠动力药。
9.下列药物中哪一种不能用作禽类的驱虫药
A、敌百虫
B、左旋咪唑
C、伊维菌素
D、哌嗪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敌百虫对禽类毒性较大,易引起中毒,所以不能用作禽类的驱虫药。而哌嗪、左旋咪唑、伊维菌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可用于禽类驱虫。
10.对产生β-内酰胺酶耐药菌所致感染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增效的药物是:
A、青霉素G
B、克拉维酸
C、氨苄西林
D、苄星青霉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克拉维酸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使阿莫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的破坏,从而增强阿莫西林对产生β-内酰胺酶耐药菌的抗菌作用,二者联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青霉素G、氨苄西林、苄星青霉素本身没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不能与阿莫西林联合用于增效。
11.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
A、拮抗作用
B、互补作用
C、协同作用
D、相加作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协同作用是指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相加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互补作用是指两种物质相互作用而彼此得到补偿的现象。拮抗作用是指联合用药后,使原有的效应减弱。题干描述的是协同作用。
12.磺胺药与甲氧苄啶合用的药理学基础是:
A、对敏感细菌叶酸的合成起双重阻断作用
B、协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C、协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抗菌谱互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磺胺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者合用对敏感细菌叶酸的合成起双重阻断作用,增强抗菌效果。
13.以下不属于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的是
A、非班太尔
B、阿苯达唑
C、芬苯达唑
D、左旋咪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左旋咪唑属于四咪唑类抗寄生虫药,不属于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芬苯达唑、非班太尔均属于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
1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可用于雌性动物同步分娩的是:
A、泼尼松
B、地塞米松
C、氢化可的松
D、倍他米松
正确答案:C
15.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药物作用
A、强度与维持时间
B、后遗作用的大小
C、起效的快慢
D、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药物消除速度影响药物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