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212-2025 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
CCSB61
DB5305
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5/T212—2025
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技术规程
2025-04-22发布 2025-08-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5/T212—2025
DB5305/T21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沙坝国有林场、龙陵县三江口国有林场、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存贞、蒋华、刘加理、李归林、杨德文、张炜、李碧琳、余祖华、吴建花、王娟、何森辉、熊玉兰、段丽萍、黄佳聪。
I
DB5305/T212—2025
DB5305/T212—2025
DB5305/T212—20254.2保存对象按GB/T14072的规定执行。4.3种质来源野生资源选择、购买、赠予、交换以及人工创制的种质资源等。4.4保存方法以扩繁后的活体植株在资源圃异地保存。
DB5305/T212—2025
4.2
保存对象
按GB/T14072的规定执行。
4.3
种质来源
野生资源选择、购买、赠予、交换以及人工创制的种质资源等。
4.4
保存方法
以扩繁后的活体植株在资源圃异地保存。
PAGE
PAGE1
PAGE
PAGE2
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的术语和定义、保存对象与方法、建圃、特征观测、档案管理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异地保存。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072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
LY/T2417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营建技术规程
DB53/T333 腾冲红花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63.3 腾冲红花油茶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DB5305/T63.4 腾冲红花油茶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种质
指生物体亲代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或体细胞直接传递给子代并决定固有性状的遗传种质基因。
种质资源
指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林木个体和群体的各种繁殖材料总称。
异地保存
将种质资源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建立无性系种质库。
保存要求
保存原则
按GB/T14072的规定执行。
建圃
圃地选择
圃地环境
按DB/T53333的规定执行。
立地条件
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5℃~14.8℃,极端最低气温大于-7.5℃,极端最高气温小于30℃,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地形完整,地势平缓,坡度小于25°;土层大于100cm,pH值5.5~6.5的微酸性壤土、轻粘土、腐殖土及火山灰土。
规划设计
圃地区划
按保存对象的不同划分小区,如近缘种收集区、引种收集区、野生种质收集区等,每小区均应规划预留种质补充区。
保存数量
每份种质保存数量10株以上。
株行距
株距3m~4m,行距4.5m~6.0m。
附属设施
中大型种质资源收集圃,应规划设计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系统、生产生活和预留备用地块等配套设施。
营建方法
整地
带状整地,种植槽宽、深各80cm~100cm,长度依地形而定。
改土
种植槽开挖日晒30d后,按照每1m槽施有机肥30kg~40kg、普通过磷酸钙1kg~2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g、50%辛硫磷颗粒1.5g与熟土混匀后回填,边回填边踏实,回土高出地面20cm~30cm,呈垄状。
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检疫对象的无性系苗木。
定植
全年晴天均可定植,以12月~翌年2月为佳;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地膜覆盖保水。
编号挂牌
每份种质的每株苗木均挂牌,载明种质名称(编号)及小区号。
绘制定植图
定植后,再次核对标牌信息,绘制定植图,记录每份种质的名称、小区号、来源、定植时间、保存株数、定植人等信息。种质信息按附录A表A.1内容记录。
补充与修正
根据种质再获得情况,及时在预留区种植补充种质;
植株数量减少至原保存数量50%以下的,及时补充种植;
树势衰弱的,及时抚育复壮或繁殖更新;
补充、补植的,及时记录、修正定植图信息。
抚育管理
按DB5305/T63.3和DB5305/T63.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