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光员三级模拟习题+参考答案.docx
眼镜验光员三级模拟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验光结果不准确?()
A.被检者在验光前休息良好
B.验光环境光线适宜
C.被检者在验光前长时间用眼
D.验光师操作规范
答案:C。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可能导致验光时出现假性近视等情况,从而使验光结果不准确。而A选项被检者休息良好、B选项验光环境光线适宜、D选项验光师操作规范都有利于获得准确的验光结果。
2.球面镜片的表面曲率()。
A.处处相等
B.周边大,中央小
C.中央大,周边小
D.无规律
答案:A。球面镜片是指镜片表面为球面的一部分,其表面曲率处处相等。
3.散光眼的主要症状是()。
A.视力下降
B.视物变形
C.视疲劳
D.以上都是
答案:D。散光眼由于眼球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导致光线不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情况。同时,为了看清物体,眼睛需要不断调节,容易产生视疲劳。
4.下列哪种验光方法属于主观验光法?()
A.检影验光法
B.电脑验光法
C.综合验光仪验光法
D.角膜曲率计测量法
答案:C。主观验光法是依靠被检者的主观反应来确定屈光不正度数的方法,综合验光仪验光法需要被检者对不同的镜片组合做出主观判断。而A选项检影验光法和B选项电脑验光法属于客观验光法,D选项角膜曲率计测量法主要是测量角膜的曲率,不是用于确定屈光不正度数的验光方法。
5.正常情况下,人眼的近点距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A.变近
B.变远
C.不变
D.无规律变化
答案:B。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下降,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近点距离变远,这就是老视现象。
6.瞳距测量时,应测量()。
A.单眼瞳距
B.双眼瞳距
C.远用瞳距和近用瞳距
D.以上都对
答案:C。不同的用眼距离需要不同的瞳距,远用瞳距用于看远处物体时的眼镜配镜,近用瞳距用于看近处物体时的眼镜配镜,所以测量时应同时测量远用瞳距和近用瞳距。
7.眼镜片的折射率越高,相同度数的镜片()。
A.越厚
B.越薄
C.重量越重
D.阿贝数越高
答案:B。镜片的折射率越高,在相同度数的情况下,镜片可以做得更薄。而折射率高的镜片重量不一定重,并且一般来说,折射率越高,阿贝数越低。
8.对于近视患者,以下哪种矫正方式可以有效延缓近视进展?()
A.框架眼镜
B.角膜接触镜
C.角膜塑形镜
D.普通隐形眼镜
答案:C。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夜间佩戴,可以改变角膜的形态,从而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视力,同时还能有效延缓近视的进展。框架眼镜和普通隐形眼镜主要是矫正视力,对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相对较小。
9.以下关于色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盲患者无法分辨任何颜色
B.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色盲类型
C.色盲是可以通过眼镜矫正的
D.色盲与遗传无关
答案:B。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色盲类型,患者主要是对红色和绿色的分辨能力存在障碍,而不是无法分辨任何颜色。色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目前无法通过眼镜矫正。
10.检影验光时,中和点是指()。
A.影动速度最快的点
B.影动方向改变的点
C.影动亮度最大的点
D.影动最清晰的点
答案:B。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当加入一定度数的镜片后,影动方向发生改变,这个点就是中和点,此时所加镜片的度数与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数互为相反数。
11.调节幅度是指()。
A.眼睛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B.眼睛在不同距离下的调节能力
C.眼睛调节的速度
D.眼睛调节的准确性
答案:A。调节幅度是指眼睛从最大调节到完全放松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通常用屈光度表示。
12.以下哪种镜片适合高度近视患者?()
A.球面镜片
B.非球面镜片
C.双光镜片
D.渐进多焦点镜片
答案:B。非球面镜片可以减少球面像差,使镜片边缘更薄,视野更清晰,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佩戴非球面镜片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外观。球面镜片边缘容易产生像差,双光镜片和渐进多焦点镜片主要用于老视等情况。
13.测量眼压的常用方法是()。
A.指测法
B.压陷式眼压计测量法
C.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法
D.以上都是
答案:D。指测法是一种简单的初步估计眼压的方法,通过手指触摸眼球来感受眼压的高低。压陷式眼压计和压平式眼压计则是更精确的测量眼压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4.散光轴位的确定通常使用()。
A.交叉柱镜
B.球镜试片
C.柱镜试片
D.棱镜试片
答案:A。交叉柱镜主要用于精确确定散光的轴位和度数。球镜试片用于矫正近视或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