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校长讲话: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咱们一起加油.docx

发布:2025-05-05约2.9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校长讲话: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咱们一起加油

聚焦四大维度,你的教学达标了吗?

各位老师:

咱们今天不开长会、不讲虚话,就实实在在唠唠这次期中考试暴露的问题,聊聊接下来咋改进。先给大家鞠个躬,这段时间备课、改作业、管班级,大家辛苦了!这次成绩有亮点也有短板,我整理了四个咱们每天都能用上的办法,咱们对照着查漏补缺。

一、摸透学生:把每个孩子当“小档案”研究

这次考试数据大家都看到了,学困生达标率才52%,问题出在哪?说白了,就是咱们还不够了解学生。别觉得天天见面就够了,得像“私家侦探”一样,把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底子、脾气性格摸清楚。

举个例子,三年级王老师发现班上有个孩子作业总不交,家访才知道父母工作忙,孩子晚上自己做饭。后来王老师每天放学后留他半小时,边写作业边教他热饭菜,成绩慢慢就上来了。咱们也可以试试更细致的做法:

每周花20分钟和3-5个学生单独聊聊天,记在小本本上。聊天不用太正式,可以在课间、操场,甚至放学路上进行。问问他们最近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和小伙伴有没有好玩的事。五年级李老师发现,和孩子聊《熊出没》里的剧情,能自然地引导他们聊到保护森林的话题,还能顺便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记下来的内容也别闲置,周末花半小时整理,看看哪些孩子最近情绪低落,哪些对学习有畏难情绪,下周再有针对性地关心。

建立“学生问题台账”,把偏科、习惯差等问题列出来,逐个解决。台账可以按学科分类,比如数学学科,记录哪个孩子计算总出错,哪个孩子应用题理解困难。对于计算差的孩子,每天布置5道计算题,让家长监督完成并签字;理解困难的孩子,用画图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题目。定期更新台账,对比孩子的进步情况,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打个勾,既有成就感,也方便复盘。

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施策:对学优生,布置些拓展题、带他们参加竞赛。比如数学学优生,可以给他们推荐“数独”游戏,或者参加奥数兴趣小组;语文方面,鼓励他们写读书笔记、尝试投稿。中等生多鼓励,安排“小老师”角色。可以让他们帮助同桌讲解错题,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还能增强自信心。学困生从最简单的题目补起,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比如语文生字词不过关的,每天只要求掌握3个新字,通过听写、组词反复练习,掌握后再增加数量。

二、打磨课堂:把40分钟掰成八瓣用

课堂是咱们的主战场,有些老师辛苦备课,学生却不买账,为啥?方法没选对。别总让学生干巴巴听讲,试试这些招:

数学课:讲应用题时,带学生去操场量步数算距离,比在黑板上画线段直观多了。比如讲“长度单位”,可以让学生用步子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再换算成米。回教室后,分组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步子大小不一样怎么办,这样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辅助教学,教“认识钟表”时,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不同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带到课堂上分享。

语文课: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狐假虎威》,比逐句分析更有意思。在表演前,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台词和动作,小组讨论怎么表现狐狸的狡猾、老虎的威风。演完后,其他同学从语言表达、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学习古诗时,还能把诗词改编成歌曲,用唱的方式记忆,像把《咏鹅》配上简单的旋律,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作业设计:别一刀切,分基础题、提高题、挑战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着”。基础题针对课本基础知识,保证学困生能巩固;提高题稍微增加难度,适合中等生提升;挑战题则是开放型题目,激发学优生思考。比如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基础题是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提高题是仿照课文写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挑战题是制作植物传播种子的手抄报,图文并茂地介绍。

现在手机、平板都是好帮手,咱们可以用班级群布置语音作业,让学生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家长录下来发群里,老师能及时听到每个孩子的发音问题。用问卷星快速统计错题,生成数据分析报告,清楚知道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好,下次备课就更有针对性,把省下来的时间多研究研究学生。

三、管好学生:让课堂“活而不乱”

有的老师抱怨:课堂乱哄哄,知识点根本讲不完。其实管理课堂没那么难,记住三个“一”:

一套规矩:开学第一节课就和学生约定好,举手发言、小组讨论的规则,违反了就“暂停学习1分钟”自我反思。规则要具体,比如举手要举右手,举直了老师才能看见;小组讨论声音不能影响其他组。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规则,他们参与了,执行起来更积极。违反规则的“暂停学习”,不是惩罚,而是让学生冷静下来,想想哪里做错了,再继续学习。

一个眼神:发现有学生走神,别停下讲课,走过去敲敲桌子,或者投个“提醒眼神”。有些学生可能只是一时分心,一个暗示就能让他们回到学习状态。如果遇到调皮的学生,多次提醒不管用,可以在课后单独和他聊,了解原因,是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