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设施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06约6.0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LB.□XXXXX-XXXX

PAGE2

ICS

65.020FORMTEXT

CCS

B15

FORMTEXT5323

FORMTEXT楚雄州地方标准

DBFORMTEXT5323/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设施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FORMDROPDOWN

FORMTEXT征求意见稿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53/T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5323/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元谋齐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银玲、杨子祥、包玲凤、莫明和、木万福、赵沛基、赵晓晨、付文、李文波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5323/TXXXX—XXXX

设施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黄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控原则、防控对象、各阶段防控措施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楚雄州设施黄瓜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

GB/Z26581黄瓜生产技术规范

GB/T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产中防治、产后无害化处理”为防控策略,针对设施黄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提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绿色高效低毒农药等措施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对黄瓜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

防控对象

主要病害

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病毒病、枯萎病等。

主要害虫

蚜虫、白粉虱、蓟马、斑潜蝇。

阶段性病虫害防控措施

无病虫育苗技术

育苗棚室消毒

消毒前挂设好防虫网,清洁棚室,并保持棚室密闭;适当喷水或灌溉,保持棚室湿度为7%以上按照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使用百菌清、异丙威烟熏剂熏蒸,或氯溴异氰尿酸进行全棚喷雾;施药后,密闭棚室24h,后打开风口充分通风。

嫁接育苗

穴盘基质育苗

采用72孔穴盘基质育苗。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T16715.1的规定。

砧木品种

选用白籽南瓜、黑籽南瓜等亲和力好、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且对接穗产品无显著不良影响的砧木品种。

接穗品种

根据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选用抗病性强、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高产、优质、耐储运的良种。

种子处理

优先选用包衣的种子或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前种子晾晒5h~6h,放入25℃水中浸湿,然后放入55℃~60℃温水中10min,沿一个方向搅动,当水温降至常温后再浸泡6h~7h,用清水淘洗,去除黏液后用透气性好的湿布或毛巾包裹严实,在28℃条件下催芽。

嫁接

用与接穗下胚轴粗细相同的嫁接针,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柄基部成45°左右斜插,插时要求嫁接针插至砧木胚轴表皮未刺破,深度约0.6cm~0.8cm。取出接穗苗,在子叶下部0.5cm处,用刀片斜切出长约0.5cm~0.8cm的楔形,长度与孔的深度大致相同。从砧木上拔出嫁接针,迅速将切成楔形接穗插入砧木孔中,用手轻按使砧木与接穗紧密接合,砧木、接穗子叶交叉成“十”字型,加上嫁接夹固定。嫁接后的黄瓜苗整齐放置在育苗床架,并及时加盖地膜。

苗期药剂防治

幼苗定植前,可选用内吸性杀虫剂、杀菌剂叶面喷雾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393、NY/T1276的规定,部分黄瓜登记农药推荐品种参见附录A和B。

产前阻隔、消毒技术

防虫网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