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07约5.63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B64

备案号: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maintenanceofCotinuscoggygrialandscape

forest

2016-10-19发布2017-02-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1/T1358—2016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林地整理 1

5养护管理 2

6苗木补植 3

7病虫害防治 4

8叶色调控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黄栌主要病虫害发生期、症状和防治方法统一 5

参考文献 6

II

DB11/T135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肖红、葛雨萱、刘莹、甘长青、焦进卫、尉金柱、宋立洲、宋国刚。

1

DB11/T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栌(Cotinuscoggygria)景观林的林地整理、养护管理、苗木补植、病虫害防治、叶色调控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黄栌景观林的养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1/T213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DB11/T1090观赏灌木修剪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幼龄树youngtrees

树龄在6年及以下的黄栌。

3.2

中龄树middleagedtrees

树龄在6年以上,30年及以下的黄栌。3.3

老龄树oldtrees

树龄在30年以上的黄栌。

4林地整理

4.1林地清杂

4.1.1以不影响黄栌生长为原则,及时发现、清理黄栌景观林内的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扁担杆(Grewiabiloba)、荆条(Vitexnegundo)等。构树应刨根,有观赏价值的荆条可短截、疏剪。

4.1.2林地清杂应根据实际情况在4~9月生长季分多次进行,做到除小、除早、除净。

2

DB11/T1358—2016

4.1.3保留黄栌景观林内的地被植物,如杭子蕱(Campylotropismacrocarp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甘野菊(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等,影响黄栌生长的可进行适当疏剪。

4.1.4黄栌新植区林地清杂应确保苗木周围1m的生长空间。

4.1.5所清植物留茬不高于2cm。

4.1.6道路两侧林下清杂物应随清随打捆,集中堆放,及时运走,不得影响景观;其它区域清杂物可适当覆于树下;不得在林地内拖拉树枝。

4.2伐除

4.2.1宜伐除影响黄栌生长的小叶朴、臭椿等大树。

4.2.2伐除方法见DB11/T213。

5养护管理

5.1修剪

5.1.1修剪原则

宜在早春萌芽前休眠期进行修剪,按DB11/T1090的要求进行修剪。5.1.2幼龄树

幼龄树应轻剪,以整形为主,均匀保留3~5个健壮枝条。

5.1.3中龄树

中龄树应以疏剪为主,适当去除过密重叠枝、内膛枝,不应短截。

5.1.4老龄树

老龄树以回缩为主,平衡树势,刺激生长。树冠较小,顶部枝叶量较少的老龄树,若根部发有新枝,可逐年回缩更新;若地上部分枝条全部死亡,可回缩至根部,促进萌蘖。

5.2浇水

5.2.1浇水原则

浇水时应缓流慢浇,确保浇足浇透,不跑水、不漏水,保持水分下渗树坑土壤30cm以上。不得用高压水流远距离冲灌。

5.2.2幼龄树

早春解冻后及时开埯浇水,4~6月每月至少浇一遍,之后根据干旱情况适时补水。冬季浇冻水以土壤上冻为准。新植苗木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及时回土踏实,树木倾斜时,及时扶正。

5.2.3中龄树

中龄树正常年份可不浇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