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生物安全和防污染措施(共84张课件).pptx
PCR生物安全和防污染措施;第一部分
检验标本的管理和防污染;实验室管理要求
建立标本的唯一编号识别系统。
标本采集、运送、验收、标本前处理、标本保存(或安全处置)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标本全程可跟踪。
实验室在标本接收时应有其状态的详细记录。
实验室应对标本保存条件进行监控和记录。;一、建立标本的唯一编号识别系统
多采用条形码系统,保证唯一性标识。
认真检查核对患者信息。
对实验过程的时间控制要求,要求记录的时间点:应反映标本采集时间、标本接收时间、测定时间、报告时间、(条形码预制时间、关联时间、报告打印时间)。;二、标本采集要求: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应对各类标本和不同检测项目的采集方法程序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做好标本采集的技术培训工作。
做好标本流程规划和唯一性标识的工作。
控制好采样和送检的时间。
要点:采集标本一定要正确,采集时间要合适,使用正确的标本容器。;标本采集时生物安全;标本采集中的防污染;三、标本运送
实验室布局应尽量满足及时送检和方便患者。
PCR标本接收不宜放在标本制备区。
尽可能及时送检:靶核酸是DNA,应在采血后8小时内送到实验室,靶核酸是RNA,应在采血后4小时内送检并处理。时间较长,应加冰运送和保存。
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如GITC(异硫氰酸胍盐)。
;标本运送的生物安全
注意生物安全,防止标本损失和生物污染。
使用合适容器转运标本,带盖的透明转运盒,有生物危害标识。
标本运送的防污染
在无菌条件下及时运送。
RNA检测,应加冰运送。
;专人验收标本
实验室在标本接收时应有其状态的详细记录.
标本质量的验收
血清(浆)标本:肉眼可见的溶血、脂血
分泌物标本: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镜检观察是否有上皮细胞;痰标本中应有白细胞。;及时分离血清和血浆。
严格执行离心的操作规程。
严格控制离心后标本转送的时间
如不能及时检测,应对标本保存条件进行监控和记录;六、PCR检测的主要污染源和去污染方法;主要污染源
临床标本中存在的大量待测微生物
实验室环境中的大量微生物
以前扩增产物的残留污染
以前分析研究的特定微生物
科研中得到的质粒克隆;防污染措施
严格分区实验室,各个区域必须严格独立使用各自设备、工作服、手套、通风系统,每个区的试剂和废料,必须在各自区域内分装和包装,防止交叉污染。
严格遵守工作程序:防止通过头发、眼镜、首饰和衣物从污染区携带至清洁区。;去污染措施
化学清污;10%次氯酸钠,用70%乙醇或清水洗去次氯酸钠。
扩增产物的修饰
扩增前;紫外线(UV)照射、尿嘧啶-N-糖基化酶(UNG)方法。
扩增后;呋喃并香豆素化合物(如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加合法、引物水解法、羟胺加合法。
;第二部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要求;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体系;法定代表人职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职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职责;生物安全管理员职责;生物安全手册;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三、人员管理;三、人员管理;四、菌(毒)种和生物样品管理;四、菌(毒)种和生物样品管理;四、菌(毒)种和生物样品管理;四、菌(毒)种和生物样品管理;五、实验室环境、设备与器材的消毒和废弃物的处置;五、实验室环境、设备与器材的消毒和废弃物的处置;实验室物品危险性分类;生物实验室消毒措施;生物实验室消毒措施;生物实验室消毒措施;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可能和破损皮肤或者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各类生物样品
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
工作场所应配备有足够的清洁专用工作服和乳胶手套,并有专柜存放。
离开实验室前,注意必须消毒双手。
做好标本流程规划和唯一性标识的工作。
微生物的销毁:培养物、鉴定反应试条及剩余样品最好焚毁或用压力蒸汽121℃作用30分钟,亦可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
严格执行离心的操作规程。
附录五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
特殊措施---针与锋利器具的防范
对会产生气溶胶或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的样本进行高风险实验操作时(包括离心、混匀、超生雾化和剧烈搅拌等),实验室应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安全的离心杯或样本储存容器,并只允许在生物安全柜或负压罩中开闭、装载和操作。
根据工作性质的需要设计实验室时,应特别注意到那些已知能引起健康问题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
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
列出应急状态下所需的装备和制剂的名录及存放地点。
未知感染性样本,包括人体血液、体液和组织等的检测一般都可在这种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