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监理交底内容.doc
钻孔灌注桩监理交底内容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献、监理协议、施工协议、有关规范原则及工程的特点,现就本工程中重点要注意的问题及监理规定进行简要交底,有不详之处,监理将在施工期间以监理工程师指令和函件的形式作深入明确。
一、进度控制
施工单位上报总进度计划(重要节点应符合施工协议规定),并根据工程进度状况,分阶段提供周、月工程进度计划(机械设备及现场人员状况)。监理依此及时检查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执行状况,如发现进度滞后的,及时规定施工单位书面报送原因外,还需提出详细的赶工措施。
二、质量控制
1、各桩机钻具长度和钻头直径数据资料上报,如出现更改,及时告知监理人员;
2、导线控制点其水准点定期复核。护筒埋设深度不不不小于1m,四面扎实;桩位放样需经监理复核确认;
3、桩机就位对中“三点一线”,垂直度1%及机械水平度合格,监理检查后才能进行作业。开孔告知内容必须详细注明:设计孔深、桩径、笼配筋、设计桩顶标高、吊筋长度、砼离地面高度等;
4、桩机正常钻进过程中,为保证桩孔垂直度,采用开钻5米以内钻头受吊状态下低速慢转,到位后二次检查钻杆的垂直度以及机械的水平度,及时进行调整;按照成孔过程中地层变化,调整泥浆密度,以此提高成孔速度和到达泥浆护壁效果;
5、进入持力层时施工员要先检查现场记录,再会同监理,对照勘察汇报现场取样,鉴定进入持力层;
6、入持力层深度及有效桩长到达设计深度后,施工方报请监理验收,检查现场记录,丈量机上余尺,用测绳测孔深,复核无误后方可终孔。值班施工员、监理必须在现场记录上签字;
7、钢筋笼吊装前抬至孔口,告知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下放钢筋笼时安放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防止碰撞孔壁,不得强行压入,严禁脚踩硬蹬;钢筋笼每个接头焊接都必须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焊渣清理后待接头冷却后垂直下放,同步在每节钢筋笼上焊接两至三组保护块(每组不少于3块,在同一截面的圆周上均匀布置且相邻要交错放置);
8、导管安装必须根据实际孔深来配置,以保证砼初灌前导管距孔底的距离在0.3-0.5m之间;
9、二次清孔后,临浇筑混凝土前,用测绳对孔底沉渣进行检测,规定沉渣厚度≦50mm,在现场监理人员测得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规定后,半小时内必须开始灌注混凝土,否则需再次清孔;
10、规定使用的测绳用符合原则的钢卷尺校验一次,并每测10根桩再复验一次,若有误差则需更换合格品使用,严禁使用拼接后打结的测绳;
11、混凝土原材料抵达现场后,核查配合比,并测试塌落度,隔水塞放入导管的位置,一般在管内水面约50-100mm,均符合规定后,进行混凝土初灌,初灌量要保证导管部能埋入砼面0.8m以上;初灌砼灌注完毕后,必须持续灌注。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随孔内砼面的上升,及时提高和拆卸上端导管,导管下端在混凝土内埋深宜为2.0-6.0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监理单位规定施工单位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水下混凝土施工尽量缩短灌注时间,以防止孔内顶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而发生顶升困难导致质量事故。本工程桩身混凝土灌注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1.0m,规定施工单位用自制捞斗捞到灌注的石子方可终止,控制好最终一次灌注量;
12、施工单位质保体系要完善,每道工序必须在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基础上再告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13、施工单位要做好班前技术交底工作和工序交接检查记录;
14、每根桩应做1组混凝土试块,详细按《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内容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实行取样、送样旁站见证,试块应按原则条件养护28d后试压,并将试压成果及时报项目监理部归档立案。(钢筋焊接8根桩送检1组)
三、安全文明控制
(一)施工现场用电
1、施工单位编制的临时用电方案,要有计算书和平面布置图;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总配电箱和分派电箱要接地。现场使用的漏电保护器、熔断器、开关等必须有3C认证电器产品,并具有合格证和检测汇报,施工企业应组织进场验收,并在台账中予以详细记录;
3、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架空线要用横木挑,不能竖排,其他的用电线要尽量架空,在加工场地的用电线规定穿套管。用电线不能太乱,一种接线端子只能接一种用电设备;
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且在配电箱内标明负责人、接线路和每周检修记录;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开关必须明确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电焊机开关箱应装设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和漏电断路器,接线不能不通过漏电断路器;
焊工作业需戴帆布手套、穿胶底鞋;夜间施工作业必须有充足的安全照明设施。雨天严禁电焊作业;
氧气、乙炔应分开寄存,并保持不少于5米的气瓶间距,且距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