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5-04约7.6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选择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的范畴?()

A.尘肺病

B.糖尿病

C.噪声聋

D.苯中毒

答案:B。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等。糖尿病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范畴,尘肺病、噪声聋、苯中毒均在法定职业病目录中。

2.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生物性粉尘

答案:D。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生物性粉尘包含在有机粉尘分类中。

3.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通风排毒

C.个人防护

D.就业前及定期体检

答案: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是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通风排毒、个人防护是重要的防护手段,就业前及定期体检是对劳动者健康监护的措施。

4.长时间在()dB(A)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导致噪声聋。

A.70

B.80

C.85

D.90

答案:C。长时间在85dB(A)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可能导致噪声聋。

5.以下哪种气体中毒可导致“电击样”死亡()

A.一氧化碳

B.硫化氢

C.二氧化碳

D.氮气

答案:B。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高浓度吸入可导致“电击样”死亡。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导致组织缺氧;二氧化碳和氮气在高浓度时主要引起窒息,但一般不会出现“电击样”死亡现象。

6.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以下不属于中暑类型的是()

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感冒

D.热衰竭

答案:C。职业性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热感冒不属于职业性中暑类型。

7.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工会组织

答案:B。用人单位应定期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8.矽肺是由于吸入()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

C.游离二氧化硅

D.水泥尘

答案:C。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煤尘可导致煤工尘肺,石棉尘可导致石棉肺,水泥尘可导致水泥尘肺。

9.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

B.收取费用

C.如实提供

D.拒绝提供

答案:A。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D.离岗时

答案: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如实告知检查结果。

填空题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答案解析:这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强调了预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做好防治结合的工作,通过多方面的机制和管理方式来有效开展职业病防治。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答案解析: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措施,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这些保障。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答案解析: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于准确评估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判断是否患有职业病以及追溯职业病危害接触情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4.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dB(A))的作业。

答案解析:这是对噪声作业的定义标准,以此来界定哪些工作环境属于噪声作业,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