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稀土改性Ti-Mn基储氢合金性能研究.pdf

发布:2025-05-03约9.41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氢气的高密度和安全储存是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固态储氢因其具有安

全、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未来将成为氢气的主流储存方式。在众多固态储氢材料中,

储氢合金的相关研究最为广泛。相比于TiFe(AB)、MgNi(AB)、LaNi(AB)

2255

等类型储氢合金,AB2型Ti-Mn基储氢合金具有储氢容量高(约2.0wt.%)、吸放氢

动力学优异、循环稳定性好和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活

化困难、易毒化以及平台特性差等缺点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论文工作结合稀土元

素特性,通过电弧感应熔炼法制备含有稀土元素的Ti-Mn基储氢合金,对储氢合金

的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利用体积法对破碎后合金粉的储氢性能进行测试,结

合第一性原理对稀土元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解析,并讨论了非化学计量比对合

金储氢性能的影响。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选用Ti0.6Zr0.4Cr0.6Mn1.4四元合金作为母合金,利用稀土La部分替代Ti,

设计制备了TiLaZrCrMn(x=0,0.012,0.03,0.048,0.06)合金。测试结果

0.6-xx0.40.61.4

表明,母合金具有C14Laves相结构,加入稀土元素后,合金除了C14Laves主相

外,还存在稀土氧化物第二相。随着La替代量的增加,合金首次吸氢孕育期逐渐

减少,且吸氢动力学变快,说明La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和吸氢动力学。其中,

Ti0.588La0.012Zr0.4Cr0.6Mn1.4组成合金综合性能最好,在室温和5MPa氢压条件下最大

储氢量为1.94wt.%,放氢量为1.84wt.%。经过100次吸放氢循环后,合金的储氢

容量保持率为95.58%。但该合金室温首次接触氢气时,无法在30min内达到饱和

状态,仍需在室温和5MPa氢压条件下活化一次。

(2)在Ti0.6Zr0.4Cr0.6Mn1.4合金基础上,用稀土元素Y部分替代Ti,设计制备

TiYZrCrMn(x=0.012,0.03,0.048,0.06)合金。改性后合金仍保持C14

0.6-xx0.40.61.4

Laves主相结构,并伴有YO第二相的生成。Y替代部分Ti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

23

和储氢容量。其中Ti0.552Y0.048Zr0.4Cr0.6Mn1.4综合性能最好,该合金在室温和5MPa

氢压下无需活化便可快速吸氢,最大储氢容量可达1.98wt.%。Y元素替代Ti后,

合金氢化物的生成焓变小,氢化物的稳定性降低,使合金更容易放氢。该合金经过

100次吸放氢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6.79%。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

均匀分布在合金表面,降低了氢的迁移能垒和体系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氢的扩散和

析出。

(3)通过减少Cr含量,提高B侧元素Mn/Cr比值,设计制备了

Ti0.552Y0.048Zr0.4Cr0.6-xMn1.4(x=0.05,0.1,0.15,0.2)合金,即AB1.95、AB1.9、AB1.85、

AB1.8型非化学计量比合金。结果表明,Cr含量的降低并没有对合金的活化性能和吸

氢动力学产生太大的影响。随着Cr含量的逐渐降低,合金的储氢量逐渐减少,合金

I

的生成焓ΔH绝对值逐渐增大,氢化物越来越稳定,不易放氢。放氢平台呈现出先

a

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AB1.8合金放氢平台较高,为0.25MPa。

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Ti-Mn基储氢合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Ti-Mn基合金;储氢性能;稀土改性;Laves相;非化学计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