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7章 电动机与发电机.docx

发布:2025-05-05约3.4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线上授课时,教师对着麦克风说话,声音使麦克风内膜片振动,引起磁场中与膜片相连的线圈振动,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下列装置的工作原理与麦克风相同的是()D.电饭锅A.发电机B.电冰箱C.电视机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转动,但摆动几下后停在某一位置,这个位置是()A.不受力的位置C.电路中无电流的位置B.受平衡力的位置D.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3.几位同学课后讨论直流电动机时,有下面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直流电动机的电源是直流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不变的C.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是由彼此绝缘的两个金属半环制成的D.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是容易改变转动方向,可以连续调节转动速度)4.直流电动机中使用了换向器,它的作用是(A.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大小C.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B.自动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D.自动磁感线的方向5.如图是科研人员设计的一种“能量收集船”,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一端装有浮筒,波浪带动紧贴水面的浮筒上下浮动,引起工作臂上下运动,从而获得电能并储存起来,该“能量收集船”(A.能产生能量C.静止在水面时,浮力大于重力)B.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D.浮筒上下浮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6.下列四个实验,工作原理和电动剃须刀工作原理相同的是()5题图ABCD7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线上授课时,教师对着麦克风说话,声音使麦克风内膜片振动,引起磁场中与膜片相连的线圈振

动,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下列装置的工作原理与麦克风相同的是(

)

D.电饭锅

A.发电机

B.电冰箱

C.电视机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转动,但摆动几下后停在某一位置,这个位置是(

)

A.不受力的位置

C.电路中无电流的位置

B.受平衡力的位置

D.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

3.几位同学课后讨论直流电动机时,有下面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直流电动机的电源是直流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不变的

C.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是由彼此绝缘的两个金属半环制成的

D.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是容易改变转动方向,可以连续调节转动速度

)

4.直流电动机中使用了换向器,它的作用是(

A.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大小

C.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

)

B.自动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

D.自动磁感线的方向

5.如图是科研人员设计的一种“能量收集船”,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

作臂”一端装有浮筒,波浪带动紧贴水面的浮筒上下浮动,引起工作臂上下运动,从而获得电能并

储存起来,该“能量收集船”(

A.能产生能量

C.静止在水面时,浮力大于重力

)

B.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D.浮筒上下浮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6.下列四个实验,工作原理和电动剃须刀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5题图

A

B

C

D

7题图

7.关于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C.乙实验的原理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二、填空题 每空题1分,共21分

)

B.甲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乙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通过实验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

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英国物理学家 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发明了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开创了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9.在使用动圈式麦克风时,当对着麦克风说话时,膜片由于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做 运动,线圈中会产生 ,从而把声音信号变成 信号。

1

学校:

学校:

班别:

姓名:

分数:

高州市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堂小测题

第17章电动机与发电机

时间:20分钟;满分:50分

10.在高州北部山区建设的茂名市第一个风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 能,风能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利用 原理发电的。11.如图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保持U形磁铁不动,闭合开关,若金属棒ab竖直向上运动,此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 ;若金属棒ab水平向左运动,此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 。如果保持金属棒ab不动,闭合开关,当U形磁铁水平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

10.在高州北部山区建设的茂名市第一个风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 能,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