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考核核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
辐射安全考核核医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30题)
1.以下哪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X射线
答案:C。γ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相比之下α射线和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弱,X射线穿透能力也不如γ射线。
2.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
A.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B.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C.放射性物质的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D.以上都对
答案:D。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活度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3.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99mTc的半衰期约为:
A.6小时
B.13小时
C.2.7天
D.8天
答案:A。99mTc的半衰期约为6小时,这一特性使其在核医学显像中应用广泛。
4.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实践的正当性
B.防护的最优化
C.个人剂量限值
D.彻底消除辐射
答案:D。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由于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彻底消除辐射是不可能的。
5.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测量放射性活度?
A.热释光剂量计
B.电离室
C.放射性活度计
D.半导体探测器
答案:C。放射性活度计专门用于测量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热释光剂量计用于测量累积剂量;电离室可用于测量射线剂量率;半导体探测器主要用于射线的能谱分析等。
6.核医学显像的原理是基于:
A.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选择性分布
B.组织的密度差异
C.组织的弹性差异
D.组织的导电性差异
答案:A。核医学显像利用放射性药物在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的选择性分布,通过探测其发射的射线来显示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功能等。
7.甲状腺吸碘率测定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是:
A.131I
B.99mTc
C.18F
D.67Ga
答案:A。131I能被甲状腺摄取,通过测定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率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
8.进行放射性药物注射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佩戴个人剂量计
B.在通风橱内进行
C.快速准确注射,减少操作时间
D.注射后立即将注射器随意丢弃
答案:D。注射后注射器属于放射性废物,不能随意丢弃,应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9.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中,有效剂量为:
A.5mSv
B.15mSv
C.20mSv
D.50mSv
答案:C。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
10.以下哪种放射性药物常用于心肌灌注显像?
A.99mTcMDP
B.99mTcMIBI
C.131I玫瑰红
D.18FFDG
答案:B。99mTcMIBI常用于心肌灌注显像;99mTcMDP用于骨显像;131I玫瑰红用于肝胆显像;18FFDG用于肿瘤代谢显像等。
11.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包括:
A.吸入
B.食入
C.皮肤吸收
D.电磁感应
答案:D。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电磁感应不会使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
12.屏蔽β射线时,应选用:
A.铅板
B.铝板
C.铁板
D.混凝土
答案:B。β射线屏蔽一般选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如铝板,以减少轫致辐射的产生。
13.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
A.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
B.高活性区、中活性区、低活性区
C.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
D.操作区、储存区、检测区
答案:A。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
14.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不包括:
A.分类收集
B.减容处理
C.随意排放
D.长期保存
答案:C。放射性废物处理原则包括分类收集、减容处理和长期保存等,不能随意排放。
15.以下哪种显像方法属于功能代谢显像?
A.X线摄影
B.CT扫描
C.MRI成像
D.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答案:D。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基于组织的代谢变化进行显像,属于功能代谢显像;X线摄影、CT扫描和MRI成像主要反映组织的形态结构。
16.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
A.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B.热能
C.光能
D.机械能
答案:A。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破坏病变组织细胞。
17.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
A.同一性和可测性
B.特异性和敏感性
C.准确性和可靠性
D.安全性和有效性
答案:A。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同一性和可测性,即放射性核素与相应的非放射性核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且其发射的射线可被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