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安全加固--教案5.docx
《网络安全技术实践教程》
教案
授课单位: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月日
PAGE1
教案5
(第5号/17号)
课程名称
网络安全技术实践
授课日期、节次
班级
课堂类型
理论+实践
地点
章节(任务)名称
任务2.5检查SSH服务任务2.6配置防火墙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SSH的安全配置要求,口令认证与密钥认证的区别,对于安全传输的影响;
2.掌握防火墙的终端管理工具;
3.掌握防火墙的图像管理工具;
能力目标
1.能够使用口令认证、密钥认证两种方式进行SSH服务器远程登录;
2.能够对防火墙进行配置;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爱岗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精神。
学情分析
1.专业兴趣高,动手能力强,信息化接受程度高;
2.具备一定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维护技能,但掌握不深入;
3.有一定沟通交通能力,85%的学生不具备换位思考意识,70%的学生没有网络安全相关基础。
重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
1.基于秘钥的SSH服务器的调试;
2.防火墙终端配置命令;
教学难点
1.基于口令的SSH的登陆安全性及服务器调试;
2.SSH两种认证安全性。
信息化应用方法
基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泛雅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如微课、操作流程、操作视频、安全案例等),做好课前预习;通过翻转课堂,先发布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现场操作,教师纠错,以小组为单位,生生互评(根据操作评分细则),并录制视频;对于学生的易错点和本节课的难点进行突破学习,提升学生对操作流程的熟悉度、熟练度和规范化。
课程思政元素
1.国家安全。在课程引入环节,讨论相关服务的安全风险,提高警惕意识,再通过FTP应用服务器安全加固,在实训和验证测试中,提升服务器安全指标,提升安全意识;
2.工匠精神。通过课程实训,在加固linux服务器过程,追求服务器性能和安全性,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3.法律意识。通过问卷+讨论方式,交流远程控制的本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是非,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遵纪守法,守住安全底线。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
平台发布LINUX系统安全加固任务5、任务6学习任务,供学生预习。
课中:
导入新课
SSH主要用于远程登录服务器和安全传输文件。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在SSH连接中存在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以攻击服务器。安全威胁监控平台Shadowserver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互联网上有近1100万台SSH服务器容易受到水龟攻击(TerrapinAttack)。水龟攻击是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安全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攻击技术,一旦攻击成功,攻击者可以破坏管理员通过SSH会话建立的安全连接,导致计算机、云和其他敏感环境受到损害。工程师小林通过查看SSH服务器端配置,发现SSH服务器端存在允许空密码登录等不安全配置,于是他及时对SSH服务进行加固,降低了系统被攻击的风险。
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工具,通过在服务器与外部访客之间建立过滤机制,防火墙在网络层面上实现了安全防范。防火墙作为公网与内网之间的保护屏障,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Linux操作系统中存在多个防火墙管理工具,新的Linux发行版本使用firewalld服务取代以前的iptables服务来定义防火墙策略。实际上,iptables服务会把配置好的防火墙策略交由内核层面的netfilter网络过滤器来处理,而firewalld服务则是把配置好的防火墙策略交由内核层面的nftables包过滤框架来处理,它们在防火墙策略的配置思路上是保持一致的。工程师小林通过配置Linux防火墙策略,以达到保护系统数据安全的目的。
任务5知识点讲解
1、SSH简介
SSH是一种建立在应用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用于建立加密的远程登录会话,具有高安全性、速度快和支持远程命令执行等优势。传统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方式(如Telnet、FTP等)使用明文传输数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视,这些方式已慢慢不被接受。SSH协议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和验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提供了安全的网络服务。作为Telnet等不安全远程Shell协议的安全替代方案,目前SSH协议已经被全世界广泛用于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服务部署和管理等场景。
2、SSH工作流程
SSH由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