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玻璃在100℃耐盐酸浸蚀性的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5-02约5.7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玻璃在100℃耐盐酸浸蚀性的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六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35号)的要求,《玻璃在100℃耐盐酸浸蚀性的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GB/T6581-2007)》标准进行修订,计划任务编号T-607。该任务由全国玻璃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8)提出并归口,由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标准编写的背景

《玻璃在100℃耐盐酸浸蚀性的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GB/T6581)现行版本为2007年发布,自2008年9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超15年。随着玻璃产业发展、检测技术革新及国际标准更新,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十分必要。

一、玻璃产业发展推动标准适应性调整

(一)玻璃应用场景拓展

玻璃产品在化工、医药、食品、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化工领域,玻璃反应釜、管道需在含盐酸等强腐蚀环境长期稳定运行;医药行业,玻璃药瓶、注射器接触含盐酸药液;食品工业,玻璃包装接触酸性食品添加剂;电子产业,玻璃基板用于芯片制造等工艺。新应用场景对玻璃耐盐酸浸蚀性提出更高要求,需标准提供更精准测定方法以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二)玻璃产品多样化与性能提升

玻璃产品从传统钠钙玻璃向硼硅玻璃、石英玻璃、微晶玻璃等高性能产品发展。不同成分玻璃耐盐酸浸蚀性差异大,现行标准侧重硼硅玻璃,对其他新型玻璃针对性不足。同时,玻璃制造工艺进步使产品性能提升,需更灵敏、准确测定方法评估耐蚀性。

二、检测技术革新要求标准与时俱进

(一)火焰发射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进步

火焰发射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仪器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等方面显著提升。新型仪器可检测更低浓度元素,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样品用量。现行标准仪器参数、操作条件等已无法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需更新以适应仪器发展。

(二)联用技术与自动化检测兴起

光谱技术与色谱、质谱联用,实现对复杂样品中多种元素形态与含量分析,为玻璃耐盐酸浸蚀过程中元素迁移研究提供更全面信息。自动化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标准需纳入相关联用技术与自动化检测规范,满足行业需求。

三、国际标准更新促进国内标准同步

(一)国际标准修订动态

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776—1985《玻璃——100℃时对盐酸耐浸蚀性——火焰发射或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ISO组织不断更新完善相关标准,如改进测定流程、优化结果计算方法、增加质量控制要求等。为保持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玻璃产品国际竞争力,需同步修订GB/T6581。

3

(二)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需求

我国是玻璃生产与出口大国,玻璃产品国际贸易频繁。统一的国际检测标准利于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技术交流。修订标准可使我国玻璃企业更好遵循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推动行业国际化发展。

四、标准自身完善提高实施效果

(一)标准条款优化

现行标准部分条款表述模糊,操作细节不明确,导致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大。如样品前处理、溶液配制、仪器校准等环节,缺乏详细规范,影响标准实施效果。修订需细化条款,提高可操作性。

(二)补充质量控制与不确定度评定

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关键,现行标准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同时,未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作出规定,不利于评估检测结果可信度。修订应增加质量控制要求,规范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提高标准科学性与严谨性。

(三)起草单位及起草组成员分工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力诺医药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正力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成都平原尼普洛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各成员所做工作见表。

单位

人员

分工

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

袁春梅、李丹

袁春梅:全面协调标准起草工作,并负责对各阶段标

准草案的审核和标准文本内容的把关;负责标准文本

和编制说明的起草工作;李丹负责编制说明内容的把关;

山东力诺医药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张海翔、于春梅、李总盛

负责编制说明及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的方法验证

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宋小龙、杨文亚

负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编写及方法验证

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袁恒新、解海先陈复强

负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编写及方法验证

宁波正力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张金云、孔维高

负责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的编写及方法验证

成都平原尼普洛药业包装有限公司

雷洁仁、李川

负责分光光度计法编写及方法验证

袁春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