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工艺.docx

发布:2025-05-02约1.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筋混凝土支撑

四、施工工艺技术

4.1施工技术参数

4.2工艺流程

4.3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1、施工方法

(1)格构柱制作及吊放(详见附件十二格构柱施工工艺)删除

(2)混凝土浇筑及回填删除

开始灌注第一斗混凝土时,导管下端离孔底控制在300mm--500mm,且在第一斗混凝土投入后埋入长度应达到0.8m以上,导管埋深不少于2-6m,水下混凝上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挂钢筋笼,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粗砂进行回填。

格构柱基底混凝土浇筑及回填示意图

格构柱回填示意图

(3)场地整平

土方大开挖至支撑梁底下100mm标髙处,人工平整梁底土方,如遇淤泥质粘土换填后平整夯实。

(4)垫层浇筑

场地平整到位后,浇筑100mm厚C15素混凝丄垫层,宽度为梁宽+200mm(梁两侧各扩100mm)。

根据梁中心线,在垫层上弹两道墨线,即梁边线和模板控制线。

垫层找平后再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以便后续垫层凿除。

(5)钢筋绑扎

在垫层上梅花布置与梁混凝土同强度的混凝上垫块。钢筋主筋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上部钢筋接头设在跨中1/3范用内,下部钢筋接头在支座,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6)模板支设

侧模采用18厚九夹板,根据截面大小设置Φ14对拉螺杆,其中小于800宽度的支撑设置一道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为600mm,大于800宽度的支撑设置两道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为400mm。(根据设计调整)

支撑梁模板支设示意图(根据设计调整)

(7)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捣应按顺序依次浇捣,浇捣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距簡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上层牲时,振动棒插入下层50mm,不得漏振,也不得插入一点振,每一点振捣时间为20?30S。

(8)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养护,然后根据天气情况洒水养护,要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同时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混凝土强度要达到75%以上后才能拆模。

对于跨度小于8米的支撑梁混凝土强度要达到80%以上后才能挖支撑下土方,对于跨度不小于8米的支撑梁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00%以上后才能挖支撑下土方。

(9)往下支撑施工

往下各道支撑与第一道支撑的工艺流程类推。

2、操作要求

支护结构施工时应考虑支撑点的位置处理,当支撑点设在支护顶的压顶帽梁时,其顶上必须加长预留钢筋,作为浇筑支护顶的压顶帽梁的锚筋;当支撑点设在支护上的某一标高处时,该处的支护一般应预埋钢筋,在挖土方暴露后,清理干净该标高的混凝土,还将预埋钢筋拉出并伸直,用以锚入围檩梁内。同样,钢筋混凝土支撑桩也应用同样的方法预埋钢筋或根据设计要求植筋。

与围檩梁接触的支护壁部位,一定要凿毛清理,以保证围檩梁与护壁的紧密衔接。

浇捣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振动距离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上层絵时,振动棒插入下层50mm,不得漏振,每一点振捣时间为20?30S。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卸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