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工程质量控制方案.pdf
创优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一、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以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
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熟悉了解。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
作标准给予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
使工作标准得到落实。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
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
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
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之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部工程分次成型
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层次产生原因以不
同的方式处理,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
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施工一般性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控制阶段。
(1)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先导。主要是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
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
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除以上内容之外,事前控制还包括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
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使
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
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及水准点等。并且事前
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等。
(2)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
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
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
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
量符合要求为止,所有工序均实行“三检制度”。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
验收。
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如: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
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替换工程材料,项目技术负责人
有权向项目经理下达停工令。
(3)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成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其内容包括有:
按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
查验收和评定。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3)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
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
意识的同时,强化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
级,并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
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
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
识,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第三,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
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
质量标准的测试,并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
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做到工
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
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用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
响到整个工程结构安全,故在各种材料进场时,一定要求供应商随货
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质保书,同时对钢材、水泥等材料的质量及时做
复试和分析,只有当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方能允许用于施
工。
对于甲供材料,应同样按以上办法进行严格控制。无论是甲供还
是自供材料,如不合格,坚决退货,不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