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技术.pptx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法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意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章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与管理第一节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意义0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01我国目前有非煤矿山11万多座,非煤、非油气矿山的工业总产值1001.78亿元,占GDP的1.12%。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取缔、关闭非法或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非煤矿山4万座。01
二、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度中心统计:
012003年全国非煤矿山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2283起,死亡2890人,同比增加645起、836人,分别上升39.45和40.7%022004年上半年共发生伤亡事故1011起,死亡1166人。其中,一次死亡3-9人事故41起,死亡141人,同比增加12起,多死亡23人。
根据初步估算,每死亡一人直接经济损失不低于80万元,总损失约占GDP的1%-2.5%。照此计算,我国非煤矿山仅2004年上半年因死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20亿元。由于我国非煤矿山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矿业开采秩序混乱、非法采矿屡禁不止、乱采滥挖给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导致大量矿山灾害积聚、开采环境恶化,矿山灾害性事故呈上升趋势,隐患增多。全国非煤矿山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居第三位。123
第二节、依法加强非煤矿山
安全管理的意义(一)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p3
根据规划,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到2010年,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力增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01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把非煤矿山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02
(二)落实和强化非煤矿山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非煤矿山生产单位要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非煤矿山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三)建立和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把安全生产纳入国家行政许可的范围,从源头上制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p4开办企业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生产。
保障职工行使安全生产权利的措施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10项)01隐患不会因伤害工人而自行消除。02p3403第三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法》以其安全生产基本法律的地位,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上升为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这对强化从业人员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促使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管理和追究侵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行为的法律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从业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大量事故案例表明,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属于从业人员违章违规操作引发的责任事故。
二、矿山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分三个层次:矿山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根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以下责任:◆对本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责任;◆制定本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每个作业场所进行跟班检查;◆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定矿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的计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