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 HNGEA 0011—2025 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pdf

发布:2025-05-04约2.15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3.200

CCSE16

团体标准

T/HNGEAOO11—2025

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

2025-04-28发布2025-07-28实施

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协会发布

T/HNGEAOO11—2025

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监测预警、风险评价和成果编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陆上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地质灾害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1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DD2008—0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DZ/T0438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50000)

SY/T0317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

DB11/T1677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长输油气管道

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油气介质的管道。

3.2

管道地质灾害

对管道工程建设、输送系统安全和运营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或与地质环境有关的灾害。

[来源:GB/T40702—2021]

注:本文件所称地质灾害包括岩土类灾害、特殊土灾害、水毁灾害和地质构造类灾害。岩土类灾害包括滑坡、崩塌、

泥石流、地面塌陷(仅包括采空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特殊土灾害(仅包括黄土湿陷、膨

胀土胀缩、冻土冻胀融沉、盐土盐胀溶陷和风蚀沙埋);水毁灾害包括坡面水毁、河沟道水毁和台田地水毁;

地质构造类灾害仅包括活动断裂和地震。

3.3

高后果区

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

4基本要求

4.1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查以资料收集和地面调查为主。调查前,应编制调查方案(见附录A)。

4.2通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基本查明管道沿线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

件。

4.3通过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分布、形成条件、影响范围、

危害及发展趋势,查明地质灾害(隐患)与管道的位置关系,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4.4在分析研究管道沿线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

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风险评价。

1

T/HNGEAOO11—2025

4.5对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其风险等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预测其发展趋势,提

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议。

4.6应建立长输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查信息数据库。

5调查方法

5.1资料收集

5.1.1收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与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与人类经济活动等。

5.1.2收集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现状资料,包括已发生地质灾害的时间、类型、规模、灾情,地质灾

害调查、勘察、监测与治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与救灾情况等。

5.1.3收集管道沿线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包括人口、耕地与国民经济现状等基

本数据,城镇、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建设状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状况,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5.1.4收集管道沿线所在地地质灾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