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填充墙的砌筑.pptx
2023-10-27
0231046框架结构填充墙的砌筑
框架结构填充墙的砌筑概述
预留洞的处理
砖砌体的临时留槎设置
内墙的砼压顶处理
总结
contents
目
录
01
框架结构填充墙的砌筑概述
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砌筑部位是否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以确保砌体与基层紧密结合。
确认砂浆的配合比和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砌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确认砖的材质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破损或不符合要求的砖块。
与砼柱交接处的砌筑方法
在与砼柱交接处,应采用折砖砌筑,将砖块加工成马牙槎或留出凹槽,以增强墙体与柱之间的拉结力。
在砌筑过程中,应保持与砼柱的轴线一致,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在砌筑完毕后,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校正,以确保与砼柱的连接牢固、平整。
与砼梁交接处的砌筑方法
在与砼梁交接处,应采用斜砖砌筑,以适应梁和墙之间的沉降差异。
在砌筑过程中,应确保砖块与梁的接触面平整、密实,以避免出现空鼓或裂缝。
在砌筑完毕后,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校正,以确保与砼梁的连接牢固、平整。
02
预留洞的处理
预留洞的尺寸要求
预留洞的宽度应不大于1.2米,对于大中型设备的基础预留洞,宽度应不大于1.5米。
预留洞的高度应不小于1.2米,对于特别大型设备的基础预留洞,高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2米。
预留洞的深度应与设计图纸相符,同时应考虑到后期设备安装时的需要。
当预留洞的宽度超过1000mm时,应在洞口两侧先进行钢筋砼加固处理。
钢筋砼加固的处理方法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一般采用钢筋网片进行加固。
在完成钢筋砼加固处理后,应进行验收并做好记录,确保加固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洞口宽度超过1000mm时的处理方法
03
砖砌体的临时留槎设置
水平留槎不得留在上下同一垂直线位置上
临时留槎应做成直槎,并沿墙面留置
临时留槎的位置要求
临时留槎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临时留槎应按规范要求在留槎位置设置接槎灰缝。临时留槎应按规范要求在留槎位置设置拉结筋。
临时留槎的规范要求
04
内墙的砼压顶处理
压顶应采用细石砼浇筑,不得使用标砖压顶。
压顶的厚度应不小于50mm,宽度应不小于墙厚。
压顶的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且必须锚固在墙内。
设计要求
待细石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抹灰等后续工作。
施工方法
在砌筑到顶部时,应将墙顶预留出一定宽度的凹槽,以便于浇筑细石砼。
在凹槽内绑扎钢筋,然后浇筑细石砼,并进行振捣密实。
05
总结
砖砌前必须浇水润湿,严禁干砖上墙。这样可以保证砂浆的粘结性,提高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与砼柱交接处应将砼柱内的拉接筋全部剔出调直后砌在砖缝内。这样可以确保钢筋拉接筋的有效连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与砼梁交接处应采用折砖砌筑,顶砌密实。这样可以保证与梁之间的接触紧密,避免出现缝隙或空鼓现象。
凡大于200×200的预留洞均应预留,当洞口宽度超过1000mm时做钢筋砼过梁。这样可以保证预留洞口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坍塌或裂缝等问题。
不砌到顶的内墙,按设计要求做砼压顶。这样可以提高内墙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或倒塌等问题。
对于砖砌体的临时留槎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这样可以保证留槎位置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于使用的砖、砂浆等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别是在砌筑过程中,要保证砂浆的饱满度和砌块的排列方式符合规范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
THANKYOU.
谢谢您的观看
0657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01
CATALOGUE
目录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专业技术负责人与交底人
接受人
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的使用与保管
相关文件与附件
01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交底目的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使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
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交底内容
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地点
施工现场:交底记录由施工技术负责人保存,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交底时间与地点
02
专业技术负责人与交底人
03
组织开展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专业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01
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
02
审核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并对其中的问题和错误进行纠正。
交底人的职责
根据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