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用监测终端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附件2
国家标准《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物联网用监测终端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20年1月13日,国家标准委下达了国家标准《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
行道物联网用监测终端技术规范》制定计划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T-469。该标准项目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6)(以下
简称电梯标委会)提出并归口。
二、目的及意义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用监测终端(以下简称电梯物联网用监
测终端)是采集和发送电梯运行数据的关键部件,是电梯企业(电梯制造企业、
维保企业)开展电梯应急服务处置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其合理的设计、安装及
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电梯企业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有效运行。但是,目前各企业
对于设立电梯物联网的需求和目标不同,其开发的电梯物联网监测终端结构、功
能、安装方式、维护要求、安全措施各不相同,可能会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而
已有的国家标准对电梯物联网的监测终端未进行详细的规范。因此,如果不及早
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制定电梯物联网的监测终端国家标准,规范物联网
技术在电梯领域的应用,将来统一起来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会造成大量人力和
物力的资源浪费。
随着我国在用电梯拥有量的迅速增加,电梯维护和监管问题日益突出。为了
加强电梯质量安全,2018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
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发布,该文件中与电梯物联网标准相关的内容
如下:
“第六条:……推动维护保养模式转变,依法推进按需维保,推广‘全包维保’、
‘物联网+维保’等新模式……。
第八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电梯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以故障率、使用寿命为主要指标的电梯质量安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电梯全
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问题可查、责任可追,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为了落实国务院8号文,推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试点
第1页共6页
工作,2020年4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
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市监特设【2020】56号)发布,
其中的“重点任务第”(三)条指出:
“推动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电梯物联网标准化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适
用的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实现电梯物联网等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大数据技术
在电梯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对群众投诉举报、维保信息公示情况、电梯应急处置
平台故障信息、监督检查信息、检验检测信息、物联网接入的故障等数据进行归
集,开展大数据统计分析,监督维保单位履行维保质量目标承诺,提高电梯困人
救援效率,推动电梯精准监管和隐患综合治理,降低电梯事故率和故障率,逐步
建立电梯智慧救援、动态监管和公众广泛参与的智慧监管体系。”
其中的“试点方式”第(一)条指出:
“……对具有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测系统的电梯,试点单位应当通过物联网
系统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况,实施在线实时检查维护,现场维护保养间隔最长
不超过3个月;……
……试点按需维保的单位要对电梯的运行、维保、故障等信息进行记录、分
析和存档,定期统计分析维保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并可查证,有条件的地区,要上
传至电梯信息公示平台。……”
目前,已有多家单位建议制定电梯物联网用监测终端国家标准以规范和统一
监测终端技术要求的愿望,这反应了电梯行业对从国家标准层面将电梯物联网技
术的应用形成系统的共同呼声和迫切需求。而在形成闭环的电梯物联网应用中,
监测终端统一的技术要求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因此,研究制定用于电梯、自动扶
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用监测终端国家标准不仅可行、必要,也十分紧迫。
本标准将统一全国电梯远程监测的信号及其定义;统一设备端公共输出接口
的类型,节约社会资源;统一数据采集与监测装置的基本要求,保障了电梯运行
安全;统一监测终端的安全要求、功能要求及安装要求,便于各企业以统一标准
开发监测终端设备
三、编制原则
1.主要技术依据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169.16电工电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