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农业和自然资源练习题.doc

发布:2025-05-02约3.4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农业和自然资源练习题

出题人:鹿娟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开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答复下题。

1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开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3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

4.以下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5.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以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照图。读图答复6~7题。

6.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鲁、粤B.京、吉、苏C.吉、苏、鲁 D.粤、京、吉

7.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比拟“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答复8~9题。

8.2004年与l990年比拟,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小,其主要原因有〔〕

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②自然灾害造成减产③单位面积产量有所减少④农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9.2004年与l990年比拟,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开展畜牧业,其主要原因有〔〕

①开展畜牧业可保护耕地②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③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④开展畜牧业可促进草原更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03年,广东、江苏〕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7所示。

读图7答复10—11题。

10.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11.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A.自然条件 B.交通条件 C.劳动力因素 D.产业化根底

1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D.缩小地区差距

〔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以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答复13~14题。

13.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

14.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读下面两个表格,答复15~16题。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地形结构表

缓坡

平原

陡坡

水面

36%

18%

33%

13%

该丘陵地区农业用地结构表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70%

12%

7%

11%

15.造成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绿化D.城市化速度过快,占用大量耕地

16.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出路为()

A.缓坡退耕,大力开展渔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放缓城市化进程,严禁占用耕地D.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立体农业

以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示意图。读图答复17~18题。

1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虽然在增加,但也略有起伏,其根本原因是〔〕

A.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

B.位于季风气候区,旱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大

C.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市场需求量逐年下降

D.国家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粮食生产已处于次要地位

18.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以下几组地区中,前者应开发耕地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