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考试练习题无答案010.docx
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专业模拟题考试练习题无答案010
一、选择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答案:D
解析: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基本特点;四诊八纲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五运六气是探讨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学说。
2.下列各项中,属于阴的是()
A.面色鲜明
B.咳声有力
C.脉象滑数
D.声低气微
E.脉象洪大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面色鲜明、咳声有力、脉象滑数、脉象洪大都具有阳的特性;声低气微表现为相对静止、内守的特点,属于阴。
3.五行中,“木”的“所胜”之行是()
A.火
B.水
C.土
D.金
E.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所胜”是指“克我”者的“我”所克的对象。所以木的“所胜”之行是土。
二、填空题
1.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是整体审察、__________、病证结合。
答案:四诊合参
解析: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为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整体审察强调从整体角度看待人体疾病;四诊合参要求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病证结合则是既辨病又辨证,将病与证结合起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__________,手三阳经__________。
答案:从胸走手;从手走头
解析: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
三、判断题
1.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答案:正确
解析: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当这一功能正常时,人体精神状态良好,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若心主神明功能异常,则会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等方面的异常,如失眠、多梦、健忘、癫狂等。
2.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答案:错误
解析: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寒邪具有凝滞的特性。寒邪侵袭人体,使气血津液运行迟缓,甚至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致病多有疼痛症状。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主要表现为寒邪伤人导致人体阳气受损,出现畏寒肢冷、泄泻等阳虚症状。
四、解答题
1.简述中医治疗原则中的“扶正祛邪”。
答案: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如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等。通过扶正,可以使正气充足,更好地抵御邪气,促进疾病的康复。祛邪,即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对机体的损害。祛邪多用泻实之法,如发汗、攻下、清热、化痰、祛瘀等。适用于各种实证,如外感表实证用发汗解表法,里实热证用清热泻下法等。在运用扶正祛邪原则时,要根据正邪在疾病过程中力量对比的情况,分清主次、先后,灵活运用。一般有扶正、祛邪、扶正与祛邪兼用、先扶正后祛邪、先祛邪后扶正等不同的运用方式。如单纯的虚证以扶正为主;单纯的实证以祛邪为主;正虚邪实而正气不耐攻伐时,先扶正后祛邪;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时,先祛邪后扶正;正虚邪实且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的情况下,可扶正与祛邪兼用。
2.简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答案:六淫致病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外感性:六淫邪气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故有“外感六淫”之称。如风寒之邪多从皮毛而入,口鼻是呼吸出入之门户,为外邪入侵的途径之一。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但也并非绝对,可因气候变化异常而有所不同。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热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可单独使人致病,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5)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六淫邪气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热邪,暑湿日久可以化燥等。这种转化与人体的体质、正气的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