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5月高考三轮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平凉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5月高考三轮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25℃时,向20.00mL0.1mol·L-1H2X溶液中滴入0.1mol·L-1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的负对数[-1gc水(O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MN=QP
B.图中M、P、Q三点对应溶液中cHX
C.N点溶液中c(Na+)c(X2-)c(HX-)c(H+)=c(OH-)
D.P点溶液中c(OH-)=c(H+)+c(HX-)+c(H2X)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g由CO2和S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A
B.2.24LCl2与CH4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HCl分子数为0.1NA
C.常温下,0.1mol环氧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NA
D.4.2gCaH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FeI2溶液中滴入足量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B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
常温下,将浓盐酸、二氧化锰放入烧瓶中,用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
试液不变蓝
常温下,浓盐酸、二氧化锰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向盛有NH4Al(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OH-=NH3↑+H2O
A.A B.B C.C D.D
4、中科院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其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Na-Fe3O4上发生的反应为CO2+H2=CO+H2O
B.中间产物Fe5C2的生成是实现CO2转化为汽油的关键
C.催化剂HZMS-5可以提高汽油中芳香烃的平衡产率
D.该过程,CO2转化为汽油的转化率高达78%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16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0族元素的原子
C.同一主族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
D.主族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只有Be
6、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巨大。《本草纲目》“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则这种方法是
A.分液 B.升华 C.萃取 D.蒸馏
7、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700
700
7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
n(D)平衡/mol
1.5
1.5
1
化学平衡常数
K1
K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D,平衡不移动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是降低了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
C.实验Ⅲ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Ⅰ的0.9倍
D.K3K2K1
8、《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膳食,能提高免疫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糖糖和果糖
B.食用油在酶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苹果中富含的苹果酸[HOOCCH(OH)CH2COOH]是乙二酸的同系物
D.天然蛋白质水解后均得到α-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两种分子间可生成两种二肽
9、中国第二化工设计院提出,用间接电化学法对大气污染物NO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理示意如图(质子膜允许H+和H2O通过),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B.电解池中质子从电极Ⅰ向电极Ⅱ作定向移动
C.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