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与案例.docx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PAGE1/NUMPAGES19
语文学习任务群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年级)
一、名字里的方块字
(一)学习主题和内容
1.学习主题
名字里的方块字。
2.学习内容
(1)文本内容:阅读儿歌《上学歌》《小书包》《文具盒》《升国旗》,阅读教室里的课程表。
(2)生活探究:认识自己的名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几位新同学的名字;观察、探索、学习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的名字;愿意在生活中识字。
(二)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学习目标
(1)能梳理、积累与事物名字有关的汉字,将已经积累的相关汉字按照一定的规律归类。能初步体会汉字的形体特点以及在生活中识字的快乐,树立识字信心,能初步发现与名字有关的字词的特点。
(2)能通过为学校里的事物做“名牌”和“讲一讲我名字的故事”等方式,运用语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名字的认知,能感受汉字符号与名字之间的关联、美感和中华文化意蕴,加深热爱汉字、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能根据真实的表达需要,按照一定的识写规律,运用多种方法,独立在生活中主动识认与名字有关的生字、新词,诵读儿歌,丰富自己的字词积累。
2.课时安排
6-8课时。
(三)学习情境
你有名字,我有名字,他也有名字,万事万物几乎都有名字。一年级的学生从不同的幼儿园来到同一所小学,有交往的需要和探索新学校的欲望,让我们从“名字”入手,走进“名字的世界”:设计自己的名片,跟小伙伴讲一讲自己名字的故事,也听一听同学名字背后的故事,认识小朋友名字中的汉字,并对名字有自己的发现;发现教室里各种物品的名字,打开小书包、阅读课程表,认识课本的名字、课程的名字;进行校园大探秘,认识各个教室和校园里各种场所、各种事物的名字,并且尝试从中有所发现;开展生活大搜索,绘制自己的上学地图,讲讲认识的新名字。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语文的世界,开启幸福的小学时光!
(四)任务框架与学习内容
1.任务框架
2.学习内容
单元任务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分配
名字里的方块字
(一)做几张名片送给新朋友
1.设计、制作自己的姓名卡或者给自己设计几张名片,请爸爸妈妈给自己讲一讲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
2.做“找朋友”游戏,认识新朋友,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讲一讲自己名字的来历;与新朋友互换名片,教会新朋友读自己的名字,猜猜新朋友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3.整理自己收到的名片,念一念新朋友的名字,谈谈自己的新发现(相同点、不同点)。
2
(二)教室大发现
1.打开小书包,认识课本、文具的名字。打开自己的书包、文具盒,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课本、文具的名字。(认识语文、数学、音乐、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等字词,学会写书、刀、尺、本等生字)
2.阅读课程表。阅读班级课程表,说一说今天会上哪些课,今天应该为明天的课做哪些准备。
3.教室大发现。仔细观察教室,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名字,猜一猜这些物品是做什么用的,你为什么这么猜,在班级内分享。
2-3
(三)校园大探秘
1.校园新发现。走进校园,找一找、猜一猜、读一读,说一说你又认识了哪些事物、哪个地方的名字(比如操场、国旗、各个功能教室的名字等),说一说你的发现。
2.设计名牌。你觉得校园里哪些地方需要悬挂名牌?请你做个小小设计师,给它们设计名牌,写上它们的名字。
2
(四)生活大搜索
1.绘制“我的上学地图”。回忆自己上学、放学路上看到了哪些事物的名字,哪些最有代表性,绘制自己的“上学地图”,在班级分享。
2.生活展示台。出去玩以及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出门的时候,留心周围的汉字,至少认识3种事物的名称,画出来、写出来,展示给班级小朋友看,并做一两句话介绍。
1-2
(五)过程评价与单元测评
评价
内容
基本标准
过程评价
(一)做几张名片送给朋友
1.能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名片熟练书写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及名字背后的故事,知道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
2.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在认识新朋友的过程中学会认识朋友名字中的至少1个字;讲一个自己或者他人名字的故事,了解朋友名字的美好寓意。初步形成对汉字美好的热爱之情。
3.整理自己收到的名片,念一念新朋友的名字,至少认识2位新朋友的名字,并能尝试梳理、发现同学名字的共同点,比如共同的字、名字中相似的祝愿等。
(二)教室大发现
1.打开自己的书包、文具盒,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课本、文具的名字以及读、唱儿歌《上学歌》《小书包》,自主认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等字词;能够朗读《小书包》《上学歌》,写出常用文具及主要课程的名字,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盒。
2.阅读班级课程表,说说今天分别会上哪些课,今天应该为明天的课做好哪些准备,巩固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字词的认知。能够看懂课程表,能够提醒自己和小伙伴做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