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技术规范.pdf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
准管理规定》相关规定,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决定立项并联合企业制定《污水处理用复合碳
源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满足企业及各方对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的实际需求,推动相关技术
创新,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协作单位
本文件由浙江伊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XXX、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X、XXX。
3、起草过程
3.1标准研制阶段
2022年10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
改革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按照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组织有关
技术人员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名称为《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技术规范》。
2022年1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化资料、专业文献等,为本文
件的编制提供参考,并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经成分分析、研讨、
论证后编写完成《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技术规范》初稿和立项申请书。
3.2标准立项阶段
2023年2月8日,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正式发布了《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立项通知,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3.3标准起草阶段
2023年2月~4月,就标准初稿,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通过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多
次内容讨论和交流,并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
础上,对标准初稿中做了修改。经起草组确认,作为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主要遵循以
下原则:
(1)协调性:保证标准与国内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2)规范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3)适用性:结合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实践和产品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对企业产品的
具体质量要求和生产经营规范。
(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产品的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
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污水处理用复合碳源,该产品主要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处理过
程中的碳源补充。
2要求
2.1原辅材料要求
用于生产复合碳源的原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备案有效的其他标准的质
量要求和有关规定。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材料。
2.2生产工艺要求
宜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
工艺,不得超越范围选用限制使用的材料生产。
2.3技术要求
2.3.1外观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无刺激性气味。
2.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理化指标
项目要求试验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mg/L)≥2.5×105HJ828
Cr
BOD/COD≥0.6HJ505
5Cr
pH值6.0~9.0GB/T22592
3
密度(20℃)/(g/cm)1.00~1.15GB/T22594
水不溶物的质量分数/%≤0.2GB/T11901
凝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