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库护士培训.ppt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患者正确保护导管的方法。对留置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或全喉切除的患者采用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方式。2、严格执行各种导管护理常规,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检查导管的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正确,系带松紧适宜;向患者说明带管的必要性和拔管的危害性,并严加看护;患者烦躁时,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遵医嘱镇静。4、脑室引流管需在头部加戴弹性网状罩,并妥善固定。5、搬运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时,需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并注意防止拉脱引流管。意外拔管预防措施第31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留置胃管和空肠营养管的患者,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分开固定。7、患者留置的导尿管应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搬运时防止扯脱尿管,尿袋不能高于身体,以防尿液逆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8、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必要时在皮肤上加固缝扎。9、翻身、移动患者时注意放开固定引流管的装置。10、对不合作的患者履行告知程序后适当约束四肢。11、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经常检查导管是否扭曲、堵塞、受压,连接有无松脱。意外拔管预防措施第32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腹泻:相关因素1.持续性低灌注状态危重患者常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肠道的低灌注,同时,由于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垂体后叶素等的使用,造成肠粘膜缺血缺氧,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发生损害,致使肠道细菌移位,引起内源性感染从而导致腹泻。2.低蛋白血症危重患者通常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蛋白质分解加快,常伴血浆白蛋白减少致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肠粘膜水肿,绒毛吸收障碍。当血清蛋白水平低于25g/L时,对标准的食物也不能耐受,从而出现腹泻现象。3.肠内营养相关肠内营养混悬液是厂家在无菌环境下配置罐装的,配置过程是无菌的,但瓶盖开启后室温放置超过24h,或鼻饲过程中未执行无菌操作,都会导致细菌污染而引起腹泻。第33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腹泻:相关因素4.广谱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抗菌谱越广,联合使用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越高。这是由于长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内菌群正常分布发生改变而引起腹泻。同时抗生素的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破坏肠道粘膜绒毛也可引起腹泻。5.感染性腹泻危重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介入性操作多,如鼻饲和灌肠术等侵入性操作可使胃肠粘膜受损,致使肠道内的细菌繁殖引起肠道感染;另外大量抑酸药物的应用,降低了胃内酸度,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由胃内进入肠道诱发感染,而导致感染性腹泻。第34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腹泻:相关因素6.呼吸机使用有关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口腔环境改变,导致口咽部细菌扩殖和过度繁殖,同时患者不能进食,减少了唾液分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有害细菌繁殖而引发腹泻。7.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有关危重患者多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腹胀和便秘,故需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改善胃肠功能。近年来中药大黄也应用于危重患者治疗中,因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有显著疗效,可预防危重患者胃肠黏膜出血和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但这些药物治疗剂量均可导致腹泻。第35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改善患者低灌注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恢复细胞代谢和脏器功能。2.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低蛋白血症或禁食时间较长的患者,可先行肠外营养,待血浆蛋白升高至35g/L后再行肠内营养,患者无肠道禁忌证时应尽早行肠内营养。对于小肠吸收不全者,可以先用短肽或氨基酸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以纠正低蛋白血症。3.合理抗生素的使用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首先要选用窄谱抗生素,同时治疗时应尽可能缩短疗程,这对防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是关键。一旦出现腹泻应当警惕,疑似或确诊抗生素相关腹泻时及早停用抗菌药。对于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针对性的监测肠道菌群,及时调整抗菌药物,采用微生态制剂维护肠道正常菌群,可避免腹泻的发生。腹泻护理措施第36页,共5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合理进行肠内营养①能全力、百普力均为混悬液,使用时注意摇匀,使用应当经常摇动,减少上下层浓度差距,以免刺激肠道引起腹泻。②鼻饲过程中最好采用带有加温器的营养泵持续将营养液泵入,速度开始以40~60ml/h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