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腰痛住院大病历范文.docx
中医腰痛住院大病历范文
一、一般情况
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患者性别]
年龄:[具体年龄]
民族:[民族]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等]
出生地:[具体出生地]
职业:[患者职业]
入院日期:[具体年月日]
记录日期:[具体年月日]
发病节气:[如春分、秋分等]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可靠程度:可靠
二、主诉
反复腰痛[X]年,加重[X]天。
三、现病史
患者于[具体年份]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疼痛性质为酸痛,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未予重视及正规治疗。此后腰痛症状时轻时重,每遇劳累、受凉或阴雨天气则发作。近[X]天来,患者因劳累过度,腰痛症状明显加重,疼痛呈持续性,休息后无明显缓解,疼痛部位以腰骶部为主,可放射至双侧臀部及下肢,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屈伸、转侧困难,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腰痛病”收入院。
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欠佳,饮食尚可,睡眠差,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小便调,大便干结,2-3日一行。
四、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五、个人史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久居史,生活规律,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工作环境较为潮湿,长期从事弯腰劳作。
六、婚育史
适龄结婚,配偶体健。育有[X]子/女,均体健。
七、家族史
家族中无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八、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体温:36.5℃
脉搏:78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0/80mmHg
整体状况
神清,精神欠佳,面色少华,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头面五官
头颅无畸形,头发润泽,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淡红,口腔黏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涩。
颈部
双侧对称,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
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处,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
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5次/分。
脊柱四肢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以L4-L5、L5-S1棘突旁为甚,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前屈30°,后伸10°,左侧弯15°,右侧弯15°,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下肢无浮肿,肌力、肌张力正常。
专科检查
腰部肌肉紧张,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以竖脊肌为著。腰椎活动度明显减小,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均受限。双侧梨状肌处有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
九、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6.8×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淋巴细胞百分比28%,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30g/L,血小板200×10?/L。
尿常规:未见异常。
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
血沉:15mm/h。
C反应蛋白:5mg/L。
影像学检查
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4-L5、L5-S1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可见骨质增生。
腰椎CT平扫:L4-L5、L5-S1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双侧神经根受压。
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辨病依据
患者以反复腰痛为主症,故辨病为“腰痛病”。
辨证依据
患者久居湿地,长期从事弯腰劳作,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且久病耗伤正气,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涩,均为瘀血阻滞兼肝肾亏虚之象,故辨证为瘀血阻滞、肝肾亏虚证。
十一、西医诊断依据
症状
反复腰痛[X]年,加重[X]天,疼痛以腰骶部为主,可放射至双侧臀部及下肢,伴有腰部活动受限。
体征
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以L4-L5、L5-S1棘突旁为甚,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
辅助检查
腰椎CT平扫提示L4-L5、L5-S1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双侧神经根受压。
十二、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1.与痹证相鉴别: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可累及多个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或有肿胀、变形等表现。而本病以腰部疼痛为主,虽可伴有下肢放射痛,但无关节的明显病变,故可鉴别。
2.与肾虚腰痛相鉴别:肾虚腰痛多以酸软疼痛为主,喜揉喜按,劳则加重,卧则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