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轻量化重构网络的表面缺陷视觉检测.docx

发布:2025-04-29约1.2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某些工业产品的表面缺陷识别和分类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然而大多数工业产品缺陷样本稀缺,而且特征差异大,导致这类需要大量缺陷样本训练的检测方法难以适用.提出一种基于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仅使用容易大量获得的无缺陷样本数据实现对异常缺陷的检测.提出的算法包括两个阶段:图像重构网络训练阶段和表面缺陷区域检测阶段.训练阶段通过一种轻量化结构的全卷积自编码器设计重构网络,仅使用少量正常样本进行训练,使得重构网络能够生成无缺陷重构图像,进一步提出一种结合结构性损失和L1损失的函数作为重构网络的损失函数,解决自编码器检测算法对不规则纹理表面缺陷检测效果较差的问题;缺陷检测阶段以重构图像与待测图像的残差作为缺陷的可能区域,通过常规图像操作即可实现缺陷的定位.对所提出的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的网络结构、训练像素块大小、损失函数系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并在多个缺陷图像样本集上与其他同类算法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准确性.由于重构网络的无监督缺陷检测算法的轻量化结构,检测1024×1024像素图像仅仅耗时2.82ms,适合工业在线检测.

关键词

缺陷检测?/深度学习?/小样本?/全卷积自编码器?/损失函数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多种工业产品质量检测问题,比如轴承[1]、手机屏[2]、卷材[3]、钢轨[4]、钢梁[5]等,这类方法通过人为设计特征提取器来适应特定产品图像样本数据集,将特征输入分类器和支持向量机[6]、神经网络[7]来判别产品是否有缺陷.但当被检测产品的表面缺陷出现诸如复杂背景纹理(包括规则的和非规则的)、缺陷特征尺度变化大、缺陷区域特征和背景特征相似等问题时(如图1所示),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依赖人工特征对产品图像样本的表示能力,不适应这类复杂的检测需求.图1(a)为暗缺陷,图1(b)为明缺陷.图1(c)为覆盖图像的大尺度缺陷.图1(d)为微小缺陷.图1(e)为色差小的缺陷.图1(f)~(g)为与纹理相似的缺陷.图1(h)为模糊缺陷.

图?1??各种表面缺陷

Fig.?1??Varioussurfacedefects

自从AlexNet[8]被提出后,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方法成为表面缺陷检测领域的主流方法[9-12].卷积神经网络不仅可以自动学习图像特征,而且通过多个卷积层的叠加,可以抽取更抽象的图像特征,相对人工设计的特征提取算法具有更好的特征表示能力.根据网络输出的结果,以深度学习方法做缺陷检测的算法可以分为缺陷分类方法、缺陷识别方法和缺陷分割方法.

基于缺陷分类的算法通常使用一些经典的分类网络算法对待检测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后的模型可以对缺陷和非缺陷类别进行分类.Wang等[13]提出使用2个CNN网络对6类图像进行缺陷检测;Xu等[14]提出一种融合视觉几何(Visualgeometrygroup,VGG)和残差网络的CNN分类网络,用来检测和分类轧辊的表面缺陷;Paolo等[15]和Weimer等[16]亦借助CNN的图像特征表示能力来判别缺陷.这类方法通常不涉及缺陷区域的定位.

为了实现对缺陷区域的准确定位,一些研究者将计算机视觉目标识别任务中表现优异的网络改进并应用于表面缺陷检测,这类算法多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17]、单激发多盒探测器[18]、一眼识别(Youonlylookonce,YOLO)[19]等网络.Chen等[20]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紧固件缺陷检测.Cha等[21]在建筑领域中使用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egion-CNN,R-CNN)做结构视觉检测.

为了实现像素级检测精度,一些研究者使用了分割网络,例如Huang等[22]用U型网络(U-Net)构建的检测网络将缺陷检测任务转化为语义分割任务,提高了磁瓦表面检测的准确率.Qiu等[23]采用全卷积网络(Fullconvolutionalnetwork,FCN)对缺陷区域进行检测.

这类方法都依赖一定数量的训练数据.在许多工业场合中,产品缺陷类型是不可预测的,并且只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很难收集到大量的缺陷样本.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始关注小样本或无监督学习方法,如Yu等[24]利用YOLOV3网络在少量缺陷样本训练条件下,实现较高准确率的检测结果.在自编码器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多种方法被用到表面缺陷检测,例如卷积自编码器(Convolutionalautoencoder,CAE)[25],基于Fisher准则的堆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