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PPT课件.pptx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
主讲人:XXX
2025.4
CONTENTS
目录
04
家庭氧疗的监测与安全性
05
家庭氧疗的社区管理与呼吸康复
01
家庭氧疗指南概述
02
家庭氧疗的方式与评估
03
家庭氧疗装置及其维护
06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氧疗建议
01
家庭氧疗指南概述
02
氧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缺氧性疾病的必需方法之一,对保障人体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01
氧疗是通过补充氧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氧疗的定义与作用
氧疗的重要性
随着氧疗技术进步,氧疗从医院推广到家庭,但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差,缺乏专业指导,用氧行为不规范,氧疗效果欠佳。
为确保家庭氧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制订全面实用的家庭氧疗指南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家庭氧疗现状
近年来,美国、巴西、德国等国家陆续制订了家庭氧疗管理指南,为我国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我国2021年也有《成人慢性肺部疾病家庭氧疗上海专家共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国际指南参考
01
02
指南制定背景
”
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外的居家或户外环境,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氧疗,包括长期氧疗、夜间氧疗、移动氧疗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氧疗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如长期氧疗适用于日常持续吸氧,夜间氧疗针对夜间低氧血症患者。
适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阻肺病、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等导致的慢性缺氧患者。
这些患者通过家庭氧疗可减少住院次数、预防疾病加重、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
适用人群
适用场景
指南的适用范围
02
家庭氧疗的方式与评估
长期氧疗是最常见的家庭氧疗方式,患者需长期/终身低流量(≤4L/min)吸氧,每天不少于15小时,维持PaO₂≥60mmHg和/或SpO₂90%。
适用于多种慢性缺氧疾病,如慢阻肺病、间质性肺病等,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长期氧疗
夜间氧疗主要针对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如单纯夜间低氧血症的慢阻肺病患者,可改善夜间缺氧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但单纯夜间氧疗对降低病死率和减少进展至长期氧疗的风险效果不明显,需结合患者其他症状和并发症综合考虑。
夜间氧疗
移动氧疗适用于有劳力性低氧血症的患者,如运动中SpO₂88%的慢阻肺病患者,可改善运动能力,提高活动耐力。
移动氧疗可通过便携式供氧装置实现,患者在活动时吸氧,有助于维持氧合水平,减少活动受限。
移动氧疗
家庭氧疗的方式
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皮肤黏膜发绀等体征,了解主要疾病、合并症及缺氧程度。
通过SpO₂和/或动脉血气分析客观评估氧需求,为制定氧疗方案提供依据。
了解患者对家庭氧疗的认知和实施意愿,评估操作能力,同时考虑家庭环境和经济水平,选择合适的氧疗装置。
患者实施家庭氧疗1个月后需进行家庭访视,重新评估临床状况、氧疗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
临床状况评估
实施氧疗条件评估
氧疗处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氧疗要素、患者教育和随访计划。
氧疗要素涵盖氧疗方式、供氧设备、给氧连接方式及吸氧流量、时间、时长等参数,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
氧疗处方制定
氧疗患者的评估
03
家庭氧疗装置及其维护
压缩氧
压缩氧即氧气瓶,价格低廉,但长期使用需反复灌装,氧气瓶较重,需运输辅助设备,存在爆炸和泄漏风险。
适用于短期或应急氧疗,对于长期氧疗患者,使用成本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
液态氧
液态氧以低温液体形式储存和运输,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但需要特殊低温容器,成本较高,储存和运输需特别注意安全。
适用于需要频繁移动或长期氧疗的患者,尤其在空间有限或需要外出活动时具有优势。
家用制氧机
家用制氧机原理包括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其中变压吸附法是主流技术,氧浓度通常达到90%以上,能耗少、成本低。
制氧机操作简便,可长期稳定供氧,适合家庭长期氧疗使用,但需定期维护和更换滤芯等部件。
家庭氧疗常见供氧装置
鼻导管是最常用的氧疗连接方式,可直接插入鼻孔前庭,适配多种供氧装置,不影响说话、进食、排痰,患者舒适度高。
适用于所需吸氧浓度40%的患者,但氧流量4L/min时,气流对鼻黏膜冲击较大,患者可能难以耐受。
01
鼻导管
鼻塞与鼻导管类似,置入鼻腔前庭的是圆形小塞,前端开孔输送氧气,多选用单塞,使用时塞于一侧鼻前庭,与鼻腔紧密接触。
鼻塞可减少氧气逸散,提高氧浓度,适用于需要较高氧浓度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鼻腔不适。
02
鼻塞
普通面罩适用于张口呼吸或所需氧流量4L/min的患者,但会对患者说话、进食、排痰造成不便,氧流量应≥6L/min以减轻重复呼吸效应。
无创面罩适用于伴有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或有更高氧流量需求的患者,可提供正压通气支持,维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