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输血护理知识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4-29约6.78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输血护理知识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输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最常用的血型系统是()

A.ABO血型系统B.Rh血型系统C.MNS血型系统D.P血型系统

答案:A

解析:ABO血型系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型系统,在输血前必须进行准确鉴定,以避免ABO血型不合导致的严重输血反应。

2.输血时,开始的速度宜慢,一般应控制在()

A.1~2ml/minB.2~3ml/minC.3~4ml/minD.4~5ml/min

答案:A

解析:输血开始时速度要慢,一般为1-2ml/min,观察15-20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

3.库存血在4℃的环境下可保存()

A.1~2周B.2~3周C.3~4周D.4~5周

答案:B

解析:库存血一般在4℃冰箱内冷藏,可保存2-3周。

4.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A.首次输血B.再次输血C.输注成分血D.血型鉴定明确且无输血史

答案:D

解析:即使血型鉴定明确且无输血史,为确保输血安全,在输血前也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发现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5.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负荷过重

答案:C

解析:溶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导致急性肾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6.患者输血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应考虑()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答案:B

解析:皮肤瘙痒、荨麻疹是过敏反应的常见表现,轻度过敏反应还可能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7.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手足抽搐、出血倾向,应考虑()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答案:D

解析:大量输血时,枸橼酸钠与血中游离钙结合,导致血钙降低,可引起手足抽搐、出血倾向等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8.输血前,护士应双人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姓名、床号B.血型C.血液剂量D.患者诊断

答案:D

解析:输血前双人核对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床号、血型、血液剂量、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患者诊断不属于核对内容。

9.下列关于成分输血的优点,错误的是()

A.提高疗效B.减少不良反应C.节约血液资源D.无需进行血型鉴定

答案:D

解析:成分输血同样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

10.新鲜冰冻血浆的主要作用是()

A.补充血容量B.补充凝血因子C.提高免疫力D.改善携氧能力

答案:B

解析: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11.血小板的保存温度是()

A.2~6℃B.6~8℃C.20~24℃D.37℃

答案:C

解析:血小板需要在20-24℃的环境下震荡保存,以维持其活性。

12.输血时,血袋内不得加入的药物是()

A.生理盐水B.葡萄糖溶液C.钙剂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血袋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葡萄糖溶液、钙剂等,生理盐水除外,因为其他药物可能会导致血液成分变性、凝血等不良反应。

13.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8~41℃,应首先考虑()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负荷过重

答案:A

解析:发热反应是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体温可在38-41℃。

14.输血后,血袋应保存()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答案:C

解析:输血后血袋应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进行检验。

15.下列关于自体输血的优点,错误的是()

A.节约血液资源B.无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C.不会发生输血反应D.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

答案:D

解析:自体输血主要优点是节约血液资源、无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会发生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反应,但并不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16.输血过程中,如发现血液有明显凝块,应()

A.继续输注B.加热溶解后输注C.摇晃均匀后输注D.停止输注,更换血液

答案:D

解析: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说明血液可能已经发生了异常变化,应停止输注,更换血液,以确保输血安全。

17.为防止输血引起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可在大量输血时补充()

A.葡萄糖酸钙B.碳酸氢钠C.氯化钾D.生理盐水

答案:A

解析:大量输血时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