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心理健康小组活动计划.docx

发布:2025-04-29约1.7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年级心理健康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同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小组活动的设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自我认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本计划的核心目标包括:

1.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并应对心理压力。

2.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自信心的提升。

4.提供情感支持与交流渠道,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活动对象与参与方式

活动对象为六年级全体学生,预计参与人数为30人。活动将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6至8人,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互动。活动将由一名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共同指导,确保活动的专业性与安全性。

三、活动内容与实施步骤

1.活动准备

活动前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

宣传与动员:通过班级会议、海报和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调查问卷: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为后续活动提供依据。

场地布置:选择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布置心理健康主题相关的海报与资料,营造良好的氛围。

2.活动安排

活动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主题分享与讨论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例如周三下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主题分享与讨论。每次活动时长约为90分钟,内容包括: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由心理教师进行简短的心理健康知识分享,主题涉及压力管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

小组讨论:围绕当天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经验,增进彼此理解。

角色扮演与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心理辅导与咨询

每月安排一次心理辅导与咨询时段,时间为90分钟。心理教师提供个别咨询,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决个人问题。班主任可协助收集学生的反馈与需求,确保咨询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活动日

在活动结束前,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活动日,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活动内容包括: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通过趣味问答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学习兴趣。

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个人的心理成长。

分享与总结:让每组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增进小组间的交流与理解。

四、预期成果与评估

活动结束后,需对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预期成果包括:

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显著提高,能更好地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求。

学生在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所提升,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同伴关系。

通过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评估方法包括:

事前与事后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

参与学生的反馈问卷,收集对活动内容、形式及组织的意见与建议。

教师对学生参与情况与表现的观察记录,分析小组互动的质量。

五、活动预算

预算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预计的活动费用包括:

宣传材料费用:200元(海报、宣传单等)

活动道具费用:300元(角色扮演道具、游戏材料等)

心理辅导与讲座费用:600元(心理教师的劳务费)

活动日费用:500元(snacks、奖品等)

总预算约为1600元。资金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家长捐助等渠道筹集。

六、可持续性考虑

活动的可持续性在于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持续进行。可采取以下措施:

形成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由班主任与心理教师共同负责,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心理健康工作。

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健康委员,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课程,定期开展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与系统性。

七、总结与展望

本次六年级心理健康小组活动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通过系统的活动安排与评估机制,期望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促进班级的和谐氛围。未来,学校将继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争取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实施,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