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20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练习题
考向一:把握作者作品
【知识回顾】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重点讲述了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典型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跟踪训练】
1、[考点·作者作品]1936年,美国记者(人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参考答案】埃德加·斯诺纪实性《西行漫记》
2、[考点·解读书名]文章节选自埃德加·斯诺1937年在伦敦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根据对本名著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哪个书名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能结合名著的主题和内容进行阐释。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好。书名以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书名折射出作者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
示例二:《西行漫记》好。书名突出“记”的客观性、纪实性,是斯诺采访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西行漫记》书名平实,不含政治倾向,具有隐秘性,便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发行。
请结合原著回答:《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出版发行时,为什么易名为《西行漫记》?
【参考答案】因为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党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4、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请联系目录中“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的?
目录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在保安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童年
二在长沙的日子
三革命的前奏
四国民革命时期
五苏维埃运动
六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长征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实地采访实事求是地记录了一个共产党员毛泽东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以及他的革命历程,真实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共产党的领袖情况,多方面展示了其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
5、请结合整本书及链接材料,说说《红星照耀中国》出版之后得到世界各地关注的原因。
【链接材料】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当时他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
【参考答案】(1)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解开了许多人的疑问;(2)报道的内容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令人信服。
考向二:了解主要内容
【知识回顾】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内容涵盖了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开始就提出了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在去西安的慢车上与老人和青年探讨红军相关话题,在到达西安之后拜访了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交代了西安的局势,作者见到了鼎鼎大名的邓发,终于在黎明之前离开西安府。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重点写了在去保安路上的见闻,通过普通农民的谈话写出“红匪”和“白匪”的区别,记叙了第一次遇见大名鼎鼎红军指挥员周恩来并与其交谈的经历,了解到周恩来一些生平经历,从李长林口中得知贺龙二三事,了解陕北当时的一些风貌。
第三篇在保安
记叙见到苏维埃掌权人物的毛泽东与其夫人的场景,对毛泽东的生平进行了一个了解介绍,并就“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基本政策是什么”与毛泽东以及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进行了十几次的谈话,见到了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这个首级被悬赏二百万的人。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介绍了毛泽东的童年生活、在长沙的经历、在北京以及游历全国参加共产党的经历,介绍了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和早期不同路线之间的斗争,以及国民革命及苏维埃运动时期毛泽东的经历,最后介绍了红军的成长过程和红军的相关政策。
第五篇长征
从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