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层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保护规范.docx

发布:2025-04-29约3.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煤层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保护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保护总则、勘查评价要求、保护要求、同层回补和地下水监测。本文件适用于煤层顶板存在砂岩含水层保护的矿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157

水文地质术语

GB/T14498

工程地质术语

GB/T42362

矿区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危害程度评价规范

GB/T51040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标准

DZ/T0215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B61/T1247煤矿地下水监测规范

T/GRM054T/GRM055T/GRM056T/GRM078

保水采煤技术规范

煤矿导水裂隙带探测技术规范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技术规范保水采煤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4157、GB/T1449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巨厚砂岩含水层thicksandstoneaquifer

发育于煤层顶板且厚度大、分布面积大的砂岩含水层。3.2

直罗组砂岩含水层zhiluoFormationsandstoneaquifer含水介质为侏罗系直罗组砂岩。

3.3

洛河组砂岩含水层luoheFormationsandstoneaquifer含水介质为白垩系洛河组砂岩。

3.4

含水层保护aquiferprotection

通过控制岩层移动,维持含水层或含水岩组结构稳定或水位变化在合理范围内的技术方法。[来源:T/GRM078-2023]

4总则

4.1总体要求。以不损伤含水层结构为原则,以原地保护为目标,以岩层控制为核心,保护具有供水

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砂岩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系统。

4.2保护对象。分布面积大(一般大于100km2)、厚度大(一般大于30m且厚度稳定),富水性中

等或富水性弱但采煤扰动后能够持续形成矿井水,具有供水价值的巨厚砂岩含水层。

2

4.3保护方法。在查明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系统研究含水层与煤层、隔水层的空间赋存

关系,分析煤层开采对砂岩含水层的扰动方式和强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减轻砂岩含水层结构扰动的采煤技术和方法,实现高强度采煤与含水层结构保护协调一致。

5勘探评价要求

5.1勘查方法

采用钻探、物探、抽水试验、原位试验和采样测试等综合勘探技术方法。

5.2勘查要求

勘查程度最低应达到DZ/T0215规定的勘探程度,在勘探阶段没有进行采样测试砂岩含水层孔隙、裂隙结构的,应进行补充勘查,具体查明程度要求:

a)详细查明砂岩含水层的空间赋存形态及规模,包括厚度、岩性、顶底界面及其标高;

b)详细查明砂岩含水层的孔隙裂隙及发育特征,利用有针对性的采用测试、镜下观察、室内实验等方法,详细描述含水层的孔隙裂隙及其结构特征;

c)详细查明砂岩含水层与隔水层、煤层的空间赋存关系,编绘含水层等厚线、含水层与煤层间隔等值线、隔水层等厚线等图件;

d)详细查明砂岩含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制,分析研究采煤条件下地下水流畅的改变及地下水持续向采掘系统“供水”机理。

5.3评价要求

砂岩含水层分布区采煤前,应开展煤层开采对含水层损害程度评价,评价应按GB/T42362执行。

6保护要求

6.1一般要求

a)砂岩含水层附近采煤时,应在查明煤层与含水层空间关系基础上,按T/GRM054评价煤层开采对含水层的扰动程度,采用对含水层扰动程度最低的开采方法;

b)涉及帷幕注浆的,应采用绿色注浆材料,不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6.2巨厚砂岩含水层下采煤

a)砂岩含水层下煤层开采时,应抑制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不导通含水层底界;

b)保水采煤可采用分层开采、条带开采、充填开采和连采连充技术。

6.3巨厚砂岩含水层侧方采煤

a)采用保水煤柱保水采煤技术,开采与砂岩含水层同一水平的煤层时,应留设足够的煤柱,采煤工作面侧方产生的裂隙不应导通含水层。煤柱留设可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安监总煤装[2017]66号)有关规定执行;

b)采用帷幕注浆保水采煤技术,开采砂岩含水层同一水平的煤层时,可在含水层与实体煤层之间进行钻孔注浆,形成隔水帷幕。

6.4巨厚砂岩含水层地下水转移储存

a)对于采煤无法原位保护的砂岩含水层,可采用转移储存方式保护或利用水资源;

b)砂岩含水层地下水转移储存地,应具有储水空间和隔水边界;

c)新储存的水资源与储存地的地下水水质应为同一类,不应储存到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