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云南省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pptx

发布:2025-04-28约1.77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

;1.地势西高东低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阶梯。[2022.35(1)]?

(2)三级阶梯特征及分界线;(3)地势的影响;2.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征与分布

?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不仅有高峻的山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平原,还有众多的盆地和丘陵,各类地形交错分布。;(2)山区面积广大

①习惯上,人们把高原、山地和丘陵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②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a.有利影响: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b.不利影响: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山区坡陡谷深,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3.主要地形区

(1)主要山脉;(2)四大高原;(3)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

(4)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气候基本特征[3年1考];(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4)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容易引发旱涝灾害。;2.气候复杂多样

(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普遍(除青藏高原等地外)。?

(2)温度带的划分: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空间分布;②干湿地区的特征及分界线

划分依据: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4)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因素;知识点3;(2)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2022.18];(4)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著名的湖泊有鄱阳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湖(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洞庭湖、太湖等。;2.长江;流经地区;(2)长江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2024.34(1)];3.黄河;流经地区;黄河凌汛

凌汛:冰凌堵塞河道形成冰坝、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2)黄河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2023.19~22];知识点4;?;3.常见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1)地震: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要迅速躲到墙角,护住头部等待救援。

(2)泥石流:当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逃跑。

(3)台风:遇到台风天气时,应躲在室内,紧闭门窗。;长江;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A.上游河段水污染严重

B.下游河段水流湍急

C.中下游河段有“黄金水道”之称

D.以宜昌和河口划分上、中、下游

3.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和长江流域新设一批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公园数量,发展旅游业B.提高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

C.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D.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居住环境;(2023·云南改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4~7题。;5.为防治黄河源头水量减少,应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黄河上游涵养水源的是()

A.疏浚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

B.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

C.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

D.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

6.图中甲、乙、丙、丁所在地区,应重点增强水土保持的是()

A.甲B.乙C.丙D.丁;7.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而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主要原因是()

①下游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②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下游水量减少

③污水净化达标后排放入河,增加水量

④生物与工程措施结合,减轻水土流失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