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理工大附中2023-2024学年中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x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附年中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哪一个是标量?
A.速度B.力C.位移D.电流
解析: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而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速度、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只有电流是标量。故选D。
2.关于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臂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C.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D.使用机械一定能省力
解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不是动力臂的大小。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因为总功中包含了一部分额外功。使用机械不一定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或作用点。故选C。
3.在平面镜前放置一个物体,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物等大
B.像与物的距离相等
C.像是实像
D.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等大、等距、正立、关于镜面对称,且像是虚像。故选ABD。
4.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成正比
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密度成正比
C.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量
D.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形状有关
解析: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重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形状无关。故选C。
二、填空题
5.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以6m/s2的加速度减速。求汽车停止前所行驶的距离。(提示:使用公式v2=v?2+2ax)
解析:已知v?=20m/s,v=0,a=6m/s2。代入公式v2=v?2+2ax,得0=202+2(6)x,解得x=100/6≈16.67m。
答案:16.67m
6.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1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提示: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两个力作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合力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合力大小为√(102+152)≈18N,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答案:18N,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三、计算题
7.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行驶,上坡时加速度为0.2m/s2,求自行车上坡时的最大速度。
解析:设上坡时的最大速度为v,根据公式v2=v?2+2ax,代入v?=6m/s,a=0.2m/s2,得v2=62+2(0.2)x,解得v≈5.8m/s。
答案:5.8m/s
8.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恒力作用,力的大小为10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求物体运动5s后的速度和所行驶的距离。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加速度a=F/m=10N/2kg=5m/s2。根据公式v=v?+at,代入v?=0,a=5m/s2,t=5s,得v=25m/s。根据公式x=v?t+1/2at2,代入v?=0,a=5m/s2,t=5s,得x=1/2552=62.5m。
答案:速度为25m/s,距离为62.5m
四、实验题
9.为了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规律,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在平面镜前放置了一个物体,并用光屏观察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以下是实验数据:
|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距离(cm)|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cm)|
|||
|10|10|
|15|15|
|20|20|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解析:实验数据表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与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等距。
答案:像与物等距。
(2)如果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25cm,预测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等距,所以当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25cm时,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cm。
答案: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