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PLC的基本指令及程序设计.ppt
§4.3.2指令操作数;6.S7-300数字量模块位地址确实定;5.1PLC的根本逻辑指令及举例;梯形图语言编程主要特点及格式有以下几点:
1)梯形图按行从上至下编写,每一行从左至右顺序编写,即PLC程序执行顺序与梯形图的编写顺序一致。
2)梯形图左、右边垂直线分别称为起始母线和终止母线。每一逻辑行必须从起始母线开始画起。〔终止母线常可以省略〕
3)梯形图中的触点有两种,即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这些触点可以是PLC的输入触点或输出继电器触点,也可以是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的状态。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图一样,每一触点都有自己的特殊标记〔编号〕,以示区别。同一标记的触点可以反复使用,次数不限。这是因为每一触点的状态存入PLC内的存储单元中,可以反复读写。传统继电器控制中的每个开关均对应一个物理实体,故使用次数有限。这是PLC优于传统控制其中的一点。;4)梯形图最右侧必须接输出元素,PLC的输出元素用括号表示,并标出输出变量的代号。同一标号输出变量只能使用一次.
5)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并联,而输出线圈只能并联,不能串联。每行最多触点数由PLC型号不同而不同.
6)内部继电器、计数器、移位存放器等均不能直接控制外部负载,只能作中间结果供PLC内部使用.
总之,梯形图结构沿用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的形式,采用了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等图形语言,对于同一控制电路,继电控制原理与梯形图输入、输出信号根本相同,控制过程等效。;例:;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使用说明:
〔1〕LD、LDN指令不仅用于网络块逻辑计算开始时与母线相连的常开和常闭触点,在分支电路块的开始也要使用LD、LDN指令;
〔2〕并联的=指令可连续使用任意次;
〔3〕在同一程序中不能使用双线圈输出,即同一元器件在同一程序中只使用一次=指令;
〔4〕LD、LDN、=指令的操作数为:I、Q、M、SM、T、C、V、S和L。T、C也作为输出线圈,但在S7-200PLC中输出时不是以使用=指令形式出现。;5.1.2触点串联指令;使用说明:
〔1〕A、AN是单个触点串联连接指令,可连续使用。但在用梯形图编程时会受到打印宽度和屏幕显示的限制。S7-200的编程软件中规定的串联触点???最多为11个。
〔2〕图5-2中所示连续输出电路,可以反复使用=指令,但次序必须正确,不然就不能连续使用=指令编程了,见5-3图。
〔3〕A、AN指令的操作数为:I、Q、M、SM、T、C、V、S和L。;5.1.3触点并联指令;5.1.4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指令;5.1.5并联电路块的串联连接指令;S(Set):置位指令、R(Reset):复位指令
置位即置1,复位即置0。置位和复位指令可以将位存储区的某一位开始的一个或多个〔最多可达255个〕同类存储器位置1或置0。
这两条指令在使用时需指明三点:操作性质、开始位和位的数量。;图5-7置位复位指令的用法;本程序对应的时序图如图5-8所示。;例:写出如下梯形图的语句表。;脉冲生成指令为EU(EdgeUp)、ED(EdgeDown).下表为脉冲生成指令使用说明;图5-11时序图;图5-12跳变应用;§4.4.3置位和复位指令;;§4.4.4RS和SR触发器;1.RS触发器;2.SR触发器;3.RS触发器和SR触发器的工作时序;5.1.10定时器指令;2.定时器指令使用说明;〔2〕有记忆接通延时定时器TONR;〔3〕断开延时定时器TOF;图5-17定时器特性;本梯形图程序中输入输出执行时序关系如图5-18所示。;例2:图5-19是用TON构造TOF作用的触点。其时序图与TOF完全相同。;例3:图5-20是利用常开触点实现通电和断电都延时的触点作用。
本程序实现的功能是:用输入端I0.0控制输出端Q0.0,当I0.0接通后,过3个时间单位Q0.0端输出接通,当I0.0断开后,过6个时间单位Q0.0断开。;图5-21电机顺序起动;4.定时器的刷新方式和正确使用;图5-22定时器的正确使用举例;图5-27计数器应用举例;5.3PLC初步编程指导;〔4〕在同一程序中,同一编号的线圈使用两次及两次以上称为双线圈输出。双线圈输出非常容易引起误动作,应防止使用。
S7-200PLC中不允许双线圈输出。
〔5〕在手工编写梯形图时,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要画在垂直线上。;〔7〕不包含触点的分支线条应放在垂直方向,不要放在水平方向,便于读图直观。;5.4典型的简单电路编程;;5.4.2闪烁电路〔振荡电路〕;5.4.3报警电路;;图5-31报警电路梯形图、语句表和时序图;5.5.2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