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软件过程与改进课软件过程模型.pptx

发布:2025-04-30约6.5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软件过程模型

从多个角度说明了软件生命周期各个过程中的活动,对规范软件开发过程,协调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指导作用。ISO/IEC12207:1995-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能力确定模式,帮助评估并确定一个潜在软件供应商的能力。过程改进模式,帮助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水平。自我评估模式,帮助判断是否有能力承接新项目的开发。ISO/IEC15504软件过程评估标准

软件过程系统过程原理12207/AMD1的过程结果15288要素标准12207/14764TR15846TR1632615939145981591015288标准部分指南TR15271ISO9000-3TR92941801915288指南

IEEE标准体系IEEE1074:1997-生命周期过程的标准。01IEEE1540-01-软件风险管理。02IEEE1517-99-软件复用过程。03IEEE1219-1998-软件维护过程。04IEEEStd730-2001-软件质量保证计划。05IEEEStd1012-验证与确认。06IEEEStd1028-评审。07

01软件生存周期是从某软件产品开始研发到软件不再使用为止的时间间隔。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包括:需求阶段、架构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和调整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有时还包括退役阶段。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02在项目策划的初期,就应该确定项目所采用的软件生存周期,目的是统筹规划项目的整体开发流程。在什么时候选择软件生存周期?

根据模型提出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传统工程过程模型和现代软件工程过程模型01传统软件过程过程模型的主要代表是:编码修正模型、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和螺旋模型;IBM公司的统一过程模型(RUP)、敏捷过程(AP)和微软解决方案(MSF)等则是现代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的主要代表02

所有的模型的内在基本特征软件过程与改述了开发的主要阶段定义了每一个阶段要完成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规范了每一个阶段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把必要的活动映射到该框架中

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01所有过程模型的祖宗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瀑布模型是文档驱动的,各个阶段不连续也不交叉0203

特点:上一阶段的变换结果是下一阶段的变换的输入,相邻两个阶段具有因果关系,紧密相联。需求分析问题定义可性行研究计划时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开发时期运行与维护运行时期

瀑布模型适应于什么场合?有何优缺点?

01提供了计划驱动过程模型的基本模板。也称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或线性顺序模型。03质量保证观点:以经过评审确认了的阶段工作产品(文档)驱动下一阶段的工作,便于监控、便于管理。02强调了每一阶段活动的严格顺序。04是一种整体开发模型,程序的物理实现集中在开发阶段的后期,用户在最后才能看到自己的产品。适合于用户需求明确、完整、无重大变化的软件项目开发。05

瀑布模型适用情况01当有一个稳定的产品定义和很容易被理解的技术解决方案时,纯瀑布模型特别合适当你对一个定义得很好的版本进行维护或将一个产品移植到一个新的平台上,瀑布模型也特别合适。纯瀑布模型能够降低管理费用,因为你可以预先完成所有计划。020304对于那些容易理解但很复杂的项目,采用纯瀑布模型比较合适,因为可以用顺序方法处理问题。在质量需求高于成本需求和进度需求的时候,它尤为出色。当开发队伍的技术力量比较弱或者缺乏经验时,瀑布模型更为适合。0506

瀑布模型纯瀑布模型的缺点是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在设计工作完成前和代码写出来前,很难充分描述需求。这种模型生硬的把一个软件过程划分成几个界限清晰的阶段,而且这些阶段前后有严格的顺序,这导致它很难对用户的需求变更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瀑布模型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灵活性。必须在项目开始前说明全部需求。但这恰恰是非常困难的。瀑布模型只适合需求非常清楚和需求变更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123

软件概念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系统测试

瀑布模型变种:生鱼片模型传统的瀑布模型强调阶段之间最小的重叠,而生鱼片模型强调大幅度的重叠,即在需求分析完成之前就可以进行架构设计和部分详细设计01纯瀑布模型强调在任意两个阶段交接时,文档从一个团队交给另一个完全隔离的团队,但是如果一个团队完成各个阶段任务时,可以没有那么多文档。02问题:缺点是什么?03生鱼片模型因为阶段重叠,因而里程碑不明确,很难有效地进行过程跟踪和控制。04

瀑布模型变种:具有子项目的瀑布模型纯瀑布模型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完成全部的架构设计后才能进行详细设计,但是,整个系统中有些部分可能有些特殊性,可以有自己的步骤,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