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查对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4-30约6.5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查对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进行输血操作前,需双人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B.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C.血液的有效期、质量

D.输血器的生产厂家

答案:D。详细解释:输血前双人核对主要是围绕患者信息和血液相关信息,以确保输血安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用于确认患者身份,避免输错血;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是确保血液与患者血型匹配的关键;血液的有效期、质量直接关系到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输血器的生产厂家并非输血前双人核对的必要内容。

2.执行口头医嘱时,做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B.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可执行口头医嘱

C.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D.执行完口头医嘱后,应马上记录医嘱内容

答案:D。详细解释: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只有在抢救或手术等紧急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执行,A、B选项正确。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前必须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这是为了避免因听觉误差等导致错误执行医嘱,C选项正确。执行完口头医嘱后,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内容,而不是马上记录,因为在紧急抢救过程中护士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患者的救治上,D选项错误。

3.下列关于手术患者查对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术前只需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即可

B.手术中无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C.手术患者均应佩戴标识以便核对

D.手术结束后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核对

答案:C。详细解释:手术前需要全面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A选项错误。手术中在关键环节如切开皮肤前、关闭体腔前等都需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手术部位等,以防止手术错误,B选项错误。手术患者均应佩戴标识,上面包含患者的重要信息,方便在各个环节进行核对,C选项正确。手术结束后也需要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数量是否相符,患者的信息和手术情况等,D选项错误。

4.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不包括()

A.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B.查看药品质量、有效期

C.检查输液器的滴速是否合适

D.核对患者饮食喜好

答案:D。详细解释:服药、注射、输液时要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包括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A选项正确。查看药品质量、有效期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B选项正确。检查输液器的滴速是否合适,能保证药物准确、安全地输入患者体内,C选项正确。而患者的饮食喜好与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并无直接关联,D选项错误。

5.护士在给患者发药时,发现患者不在病房,正确的做法是()

A.将药物放在患者床头桌上

B.询问同病房患者,让其转告患者回来后服药

C.等患者回来后再发药

D.将药物退回药房

答案:C。详细解释:将药物放在患者床头桌上,可能会导致药物丢失、错服或被他人误拿等情况,A选项错误。询问同病房患者转告,不能确保患者能及时、准确地服药,且可能存在信息传递错误的风险,B选项错误。等患者回来后再发药,能保证患者在护士的监督下正确服药,避免用药错误,C选项正确。直接将药物退回药房,会影响患者按时用药,增加护士再次领药的工作量,且不符合查对制度中确保患者正确用药的要求,D选项错误。

6.下列关于医嘱查对制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医嘱必须班班查对

B.每日总查对医嘱一次

C.护士长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医嘱查对

D.发现医嘱错误时,护士可自行修改

答案:D。详细解释:医嘱必须班班查对,以确保每班护士都能准确掌握患者的治疗信息,避免遗漏或错误执行医嘱,A选项正确。每日总查对医嘱一次,能全面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和准确性,B选项正确。护士长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医嘱查对,加强对医嘱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C选项正确。发现医嘱错误时,护士不能自行修改,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由医生进行修改,以保证医嘱的严肃性和准确性,D选项错误。

7.输血时,血袋内不得加入的物质是()

A.生理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血液保存液

D.肝素

答案:B。详细解释:生理盐水可以与血液混合使用,用于稀释血液、冲洗输血器等,A选项不符合题意。葡萄糖溶液会导致红细胞发生凝集、溶血等现象,不能加入血袋内,B选项符合题意。血液保存液是在采血时加入血液中,用于保存血液的成分和功能,C选项不符合题意。肝素是一种抗凝剂,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用于防止血液凝固,有时也可用于输血相关操作中,D选项不符合题意。

8.手术室接患者时,应查对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病历

B.患者携带的物品

C.患者的生命体征

D.患者的家庭住址

答案: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