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分类》修订版.pdf

发布:2025-04-29约1.48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文章精品文章

《环境分类》《环境分类》

Ⅰ、Ⅱ、Ⅲ、Ⅳ类环境。

Ⅰ类环境。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环境。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

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

Ⅲ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

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Ⅳ类环境:

传染科及房间。

1、Ⅰ类环境的空气消毒。只能采用层流通风。、Ⅰ类环境的空气消毒。只能采用层流通风。

2、Ⅱ类、Ⅲ类、Ⅳ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2.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这种消毒器是由高强度紫外线灯

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器

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低于0.2mg/m3对人是

安全的,可用于有人的环境消毒,消毒时间30min。目前我院使用的

大部分消毒器属于此类型,由江苏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

kt—b80型,用于80m3以下的房间消毒,型号kt—b100型,用于100m3

以下的房间消毒。它使用的是无臭氧石英h型紫外线杀菌灯组成的辐

射强度到达10000μw/cm2的杀菌腔,工作环境中臭氧量(mg/m3)

为0。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1、有人情况下。①3%过氧化氢喷雾20—40ml/m3作用60min,

②乳酸加热熏蒸0.2ml/m20.2ml/m2。

2、无人情况下。①0.5%过氧乙酸喷雾,20—30ml/m3作用30min。

精品文章精品文章

②有效氯0.15%0.15%含氯消毒液喷雾,20—30ml/m3,作用30min。

以上化学消毒剂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

时间操作,每周一次,消毒完毕后方可打开门窗通风。地面、物表消

1、地面:①用0.1%过氧乙酸拖地;

②0.2—0.5%过氧乙酸喷洒;

③有效氯0.1%—0.2%含氯消毒液喷洒。

2、脚垫。有效氯0.2%含氯消毒液不定时补充喷洒。

3、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等物

表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0.1%—0.2%含氯消毒液擦拭消

毒。除医用仪器、病历夹(每周一次)外,地面、物表每天至少消毒

一次,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常用器械用物

①帽子、口罩、防护眼罩、衣物:用有效氯0.1%含氯消毒液浸

泡30min。②便器、痰盂、浴盆:用有效氯0.15%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③呼吸治疗装置。用有效氯0.2%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灭菌处

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物)(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物)

④体温表注射器。用有效氯0.1%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交通用

救护车、担架、推车用具,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30min30min。消

毒液使用要求

1、标识。写清楚消毒液名称、浓度、更换时间、起止日期(日/

月)、责任者。

精品文章精品文章

2、含氯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高危科室(麻醉科、烧伤科、妇

产科、门急诊、美容中心、外科片、换药室)每天更换一次。

3、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

空气、物表及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前关好门窗,

在无人走动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

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

角的布点部位

距离墙壁1m处,使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经90mm,放在室

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结果判定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

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

5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手、

皮肤黏膜消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