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工程师培训教材文档.ppt
精益生产培训系列一4
TPM
设备管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精益生产培训系列一4
TPM
目录
序概论
1.设备的管理与发展
2.TPM的产生及其演进过程
3.推行TPM的目的
4.TPM的八大支柱
5.TPM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想冲击
6.TPM实践所带来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aTPM活动的启动
1.TPM推进的十四个阶段
2.TPM正式启动
3.TPM推进的组织保证
4.TPM的推进目标
5创建适于开展TPM的环境
目录
b自主保全
2.推进自主保全活动的七个步骤
3.自主保全七步骤的展开
4.成功开展自主保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5.TPM活动小组的建设
c专业保全
1,静态的设备管理模式
2.什么是预防保全
3.预防保全的管理思路一
4.如何才能成功地推行预防保全
5.保全的类别与职责划分
6,预防保全四个阶段七个步骤的展开
7,预防保全的管理文件三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设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创新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最简单的办法是多进行开放性练习。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修一条长1600米的公路,8天修了全长的20%,用同样的工作效率,剩下几天才能完成?(你能想出几种解法)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体交流,得出好多种解法:(1)(1600-1600×20%)÷(1600×20%÷8)=32(天);(2)1600÷(1600×20%)×8-8=32(天)还有好多种解法都是用到1600米这个条件。以下是同学没有用1600米这个条件;(3)(1-20%)÷(20%÷8)=32(天);先求剩下的工作量、工作效率,运用除法知识解题;(4)8÷〔20%÷(1-20%)〕=32(天)先求修完占剩下的几分之几,运用分数除法知识解题;(5)8×〔(1-20%)÷20%〕=32(天)先求剩下的工作量是修完的几倍,运用倍比法解题;(6)8÷20%×(1-20%)=32(天)先求求总天数,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题。这样,学生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能促进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二、参与探究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沙子,让学生从一个定点流淌到桌面上,使学生对圆锥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猜如果是个大沙堆你能有办法知道有多少沙子吗?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圆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探索新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为学生每个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教学时,我首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大家比比看,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工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兴趣高涨,几分钟后,学生说出多种方法:(1)我用量角器量三角形的三个角,算出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成为一个平角。所以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那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样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创新能力。
三、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唯教材,而是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其次,结合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