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牛蛙疾病诊断与防治讲义.ppt

发布:2025-04-30约小于1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牛蛙疾病诊断与防治;

症状:病蛙精神不佳,

无食欲,弹跳无力,两

后腿和趾部充血并有浮

肿感,前肢充血,体表

腹面及颌下皮肤有出血

点和血斑,腹部膨大,

腹腔内有腹水,肝、肾

肿胀。临死前病蛙有呕

吐和拉血便情况。;牛蛙红腿病病原研究;自Emerson(1905)等首次定名红腿病以来,已从蛙中分离到气单胞菌、粪产碱菌、假单胞菌等几种细菌,Clorioso等认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nonashydrophila)可能是主要病原体,病毒、真菌和厌氧菌与红腿病无关;肖克宇等认为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主要病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与红腿病无关;胡成钰认为该病病原体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caleoaceticas)和嗜水气单胞菌。;牛蛙红腿病防治研究

王晓清、肖克宇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

;牛蛙红腿病病原菌敏感药物的筛选

胡成钰南昌大学

水利渔业2001、2;二、牛蛙爱德华氏菌病;二、牛蛙爱德华氏菌病;三、牛蛙腐皮病;四、牛蛙旋游病;四、牛蛙旋游病;;一、鳖病毒性出血病;腹腔、胸腔内有大量积水;流行:每年5~10月为流行季节,水温25~30℃为高峰流

行期。温室养殖的稚幼鳖、越冬后的种鳖、成鳖在复苏

后或转入室外鳖池后也容易发病。

;一、鳖病毒性出血病;二、鳖白板病;二、鳖白板病;三、鳖细菌性败血症;;三、鳖细菌性败血症;四、鳖腐皮病;病鳖背甲皮层大面积剥离;流行:本病几乎整年均可发生,主要流行季节在5~10月,7~8月是此病流行的高峰季节。高密度囤养池中,鳖的发病率较高。成鳖、亲鳖患此病后,如不再发生续发性感染,则可自愈,但对稚鳖、幼鳖则可引起大批死亡。此外,此病常与白斑病、疖疮病和细菌性败血病并发,死亡率明显升高。;四、鳖腐皮病;五、鳖疖疮病;隆起的疖疮;疖疮开始愈合,留下洞穴;五

病;六、鳖白斑病;六、鳖白斑病;七、鳖水霉病;七、鳖水霉病;八、鳖固着纤毛虫病;八、鳖固着纤毛虫病;九、鳖水蛭病;九、鳖水蛭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