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中关于自主创新的体会.pdf

发布:2025-04-30约1.7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中关于自主创新的体会

发布者:新誉(常州)风力设备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紧张的形势,以及人们自觉和不自觉地认识到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

和开发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不可选择性。风电行业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势头。中国随着2005

年《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有力地推进了风电行业的进程。各大电力公司纷纷加大了对

风电的投入,国家也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激励政策,使得风电产业一下子成为新

的蓬勃发展的产业。但遗憾的是在国内风场装机的机组70%以上是进口的,兆瓦级以上

的机组几乎90%以上由国外提供。尽管2005年至今国内涌现了一批兆瓦级机组的供应

商,但这些企业大多是采用“许可证”制造模式,也就是说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

型和制造商微乎其微,能形成产业化的更是凤毛麟角。

笔者认为:不管从行业发展还是从自主创新、振兴兆瓦级锋利发电机组产业化角

度来看,我们都必须大力推进我们自己的研发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受制于他

人,才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微观来讲,只有真正做到自主研发,才能举一反三,

进一步研发更大型的机组,才能更好地进行售后服务。那么,怎么样才叫自主创新、自

主研发了呢?笔者通过对兆瓦级机组的研发和实践,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1.能进行机组的整体设计。也即对机组的整体布置有发言权,不至于要更改某个零部

件材料都要经过外国人同意。能进行系统设计,通过系统设计来优化机组的排列,使之

在最佳受力、协调振动频率、减小成本、提高装配维护工艺性上达到最佳。

2.能进行载荷计算。也就是要掌握叶片的设计计算,了解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和计算,

因为这是机组其它计算的源头,此计算不准确,后面的计算再精确都是徒劳。

3.能自己掌握机组控制技术。如只能装机组,不了解系统的细节原理,特别是控制技

术,那就谈不上自主研发。因为你对机组的研发、运行、维护还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上,

你装出来的机组即使可以运行,也不是最优的,你的服务和维护也会存在问题的。

4.对分供方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目前,整机制造商在采购零部件时,大多依靠分供

方提供现有的产品,即使提要求也是比较浅的,提不出更高、更优化的要求。这主要是

对整体了解不深所致,因此,只有具备对系统整体深刻理解的能力才能对分供方提出进

一步的要求,从而促进配套企业的技术进步。

总之,目前我国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产业化发展中技术创新还很薄弱,缺乏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外技术。虽然,在知识经济到来

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通过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来缩小差距,提高竞争

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不知道引进什么先进技术,引进以后也没有能

力消化吸收,更不能进行再创新;另一方面,国外的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必须靠自

主创新来掌握核心技术。所以,我们要努力开拓创新,力戒急功近利,积极实践。因为

任何可以拷贝的只是战略,细节永远无法复制,而细节是我们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必须

面对而且无法跨越的。相信依靠中国人的智慧完全能在不久的将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常州轨道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孙正平

(作者所在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历程:作者所在企业常州轨道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

2005年开始进入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和产业化制造。目前,在国家863项目基础

上,研发了1.5兆瓦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并已形成了产业化能力。同时与德国联合设计

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兆瓦新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即将完成设计,2007年下半年完成

样机制造。企业依靠原有的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在已有的产业化制造能力基础上,2007

年3月又完成了一期占地300亩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年

产300台套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