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3T 1414-2024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4-27约4.6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414—2024

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amelliachekiangoleosacultivation

2024-12-30发布2025-01-3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1414—202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磐安县人民政府、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磐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常山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松阳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缙云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江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淳安县林业局、建德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龙游县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尚森、姚晗珺、姚小华、张苏炯、万轶瑛、孙书玲、张晓伟、倪荣新、叶苗、徐晓峰、张晓捷、庄期寅、王昆喜、俞春莲、王宗星、吴英俊、胡青素、李建新、王小军、王佳颖、陈洁艳、鲁志鸿、李水坤、余建国、张潞璐。

DB33/T1414—2024

1

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红花油茶的新造林、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红花油茶的新造林技术与管理、低产林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HJ/T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LY/T3355油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3/T525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chekiangoleosaHu

山茶属小乔木,高2m~4m,花红色至淡红色,蒴果大,近球形,果皮厚,花期10月至翌年4月,果期8月~9月,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3.2

低产林low-yieldingforest

年均667m2(亩)产油量在10kg及以下的浙江红花油茶成林。

4新造林

4.1宜林地选择

4.1.1造林地宜选择海拔600m~1400m的山地,郁闭度0.2~0.3的乔木林地。产地环境应符合HJ/T332的要求。

4.1.2土壤厚度≥60cm,红壤、黄壤或黄棕壤,酸性至微酸性(pH4.5~6.5)。

4.2整地

4.2.1全面整地

适用于坡度≤15°的林地,整地深度20cm~25cm。应适当保留山顶、山腰和山脚部位的植被。

DB33/T1414—2024

2

4.2.2水平带整地

4.2.2.1适用于坡度在15°~25°的林地。水平带宽2.0m~2.5m。

4.2.2.2挖撩壕宽60cm、深50cm,将杂草、表土填入,筑成外高内低的梯土带。

4.2.3鱼鳞坑整地

25°以上的林地,应采用鱼鳞坑块状整地,保留周边乔木和低矮草类。

4.2.4宜机化整地

4.2.4.1根据地形、地貌,规划并修筑机耕道,机耕道分为主路、支路和作业道,主路宽3.5m及以上、支路宽2m和作业道宽0.8m~1.0m,路面硬化后外高内低,内侧下挖排水沟与水池相连通。

4.2.4.2修建林间机械通道或轨道,用于油茶果采收机等机械化机具、人员及物料的通行。

4.2.4.3机械化操作地块(坡度≤25°),水平带宽2m及以上。

4.3种苗

4.3.1品种选择

品种需经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良种,或优良无性系、家系。

4.3.2苗木要求

4.3.2.1苗木应选用本地种子作砧木的嫁接苗,穗条来自良种采穗圃。

4.3.2.2造林用容器或裸根嫁接苗应三年生及以上,苗高≥25cm,基径粗≥0.3cm。

4.3.2.3五年生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