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林木白蚁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白蚁是一类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全世界已知281属2600多种,隶
属于7科14亚科。浙江省有白蚁4科16属47种,在有害白蚁中,危害林
木、植被的主要是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乳白蚁属Coptotermes、
土白蚁属Odontotermes、大白蚁属Macrotermes、象白蚁属
Nasutitermes。浙江省气候温暖湿润,多山林丘陵,非常适合白蚁的
发生。白蚁可食害300余种树木,其中受害较严重的主要有香樟、香
榧、银杏、松、杉、楠木、黄檀、油桐、板栗、茶树、桑、核桃、油
茶、垂柳、棕榈、广玉兰、山核桃、紫薇、桂花、柑橘、梅、李、杏、
桃、无花果、柚、八角等,对林地尤其是经济林的生长和产值产生了
严重的影响,根据文献记载杉木林基地的蚁害率可达40至60%,以诸
2
暨为例,诸暨香榧总面积达4300hm,调查发现在白蚁为害严重的年
份,香榧林白蚁的为害率达90%,且许多百年以上的香榧树被白蚁蛀
空甚至枯死。桑园和板栗林白蚁的为害率在20至80%,桃树林和银杏
林的蚁害率在65%以上,蚁害造成的树木死亡率达4至5%。此外,白蚁
对于城市公园绿地也有很大的危害。以杭州为例,杭州市区几乎每个
公园均不同程度地遭到白蚁危害。此外,临平公园树木受白蚁危害比
例高达55.67%。温州市区9个公园的树木受白蚁危害比率为0-56.2%,
其中翠微山公园危害最严重的区域白蚁危害率达到90%以上。
当前浙江省白蚁在林地、园林绿化上的为害蔓延呈快速上升的趋
势,而当前对白蚁监测、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95%以上集中于堤
坝和房屋,所发布的标准也多针对于上述领域,几乎未涉及林地、园
林绿化白蚁防治,如国家标准:《木材防腐剂对白蚁毒效实验室试验
方法》(GB/T18260-2000)、《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768-2012)、《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51253-2017)
等四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白蚁防治工职业技能标准》(JGJ/T
373-2016)。地方标准:《房屋白蚁监测控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
33/T1108-2018)等。
我省的白蚁防治工作,尤其在住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林
木白蚁防治方面仍然存在蚁情调查不规范、泛用乱用农药、防治措施
不科学等问题,为了规范林木白蚁防治市场,进一步提高林木白蚁防
治工程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林木白蚁防治标准体系,加大林木白蚁
防治规范化管理力度,实现林木白蚁防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标准正是要系统整合林木白蚁防控措施、使林木白蚁防治流程、
措施标准化。本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加强本省林木白蚁防控管理,
规范林地白蚁防控措施,提高林地白蚁防控技术水平,使林地白蚁防
控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填补我省白蚁防治领域的空
白,确保全省林木的生态安全和景观效果。此外,本标准的制定实施,
在全面开展林木白蚁防治的基础上,对从业人员、药物、器械、档案
等也将依规管理,构建新的林木白蚁防治质量管理体系。为各地发挥
地方积极性,更好地履行治理职能,制定相关法规打下基础,还可以
提高政府和公众对林木白蚁防治的重视,促进白蚁防治的良性发展。
二、工作简介
(一)任务来源
根据《关于下达2025年第一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
知》(浙市监标准[2025]1号)精神,省地方标准《林木白蚁防控技
术规范》列入2025年第一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二)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制
定,浙江省白蚁防治中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浙江农
林大学、杭州市林科院等单位共同协作起草。
(三)主要工作过程
1.项目组于2024年6月成立了本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明确了标
准编制的计划安排和时间节点,对各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每
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和主要职责,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开展广泛调研,查阅文献、梳理现存问题,深入总结近年来科
研成果,形成标准框架,经过内部多次研讨,形成标准初稿。
3.召开标准推进会,组织专家针对标准初稿的主要技术内容的科
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