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770—2025桑树旱作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770—2025代替DB14/T770-2013
桑树旱作栽培技术规程
2025-04-16发布2025-07-16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770—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立地条件 1
5园区规划 1
6栽前准备 2
7栽植 2
8树型养成 3
9修剪 4
10土肥水管理 4
11病虫害防治 5
12桑叶收获 5
13档案管理 5
DB14/T770—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770—2013《丰产桑园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与DB14/T770—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中的内容(见1,2013年的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见3,2013年版的2);——删除了桑园建立(见2013版的3);
——更改了立体条件中的内容(见4,2013版的3.1);
——增加了园区规划(见5);——增加了栽前准备(见6);
——更改了品种内容(见6.2.1,2013版的4);
——更改了栽植章、条中的内容(见7,2013版的5);
——更改了树型养成条款中的内容(见8,2013版的6);——更改了修剪章、条中的内容(见9,2013版的9);
——更改了土肥水管理章、条中的内容(见10,2013版的8);——更改了病虫害防治中的内容(见11,2013版的10);
——更改了桑叶收获内容(见12,2013版的7);——增加了档案管理(见13);
——删除了附录A(见2013版的附录A)。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洁花、张志兰、张莉、秦晋军、闫思谕、郝鸿凯、胡山林、茹昱、张鑫、沈琦、韩淑鸿、刘力、卢建珍、韩睿。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4/T770—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T770—2025
1
桑树旱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树旱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园区规划、栽前准备、栽植、树型养成、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桑叶收获、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旱作地区桑树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173桑树种子和苗木
GB/T19177桑树种子与苗木检疫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027桑园用药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干桑
桑树主干和支干总高度在70cm以下。
4立地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15°的丘陵地,土层厚度≥50cm,有机质含量≥1%;年降雨量≥400mm,年平均气温3℃~14℃,无霜期≥120d,≥10℃的有效积温2600℃以上;远离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源1km以上。
5园区规划
5.1行向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丘陵地沿等高线栽植。
5.2道路设置
行向长度达150m以上的桑园,中间设2m~3m宽的作业通道。
5.3蓄水设施
DB14/T770—2025
2
修建配套蓄水设施。
6栽前准备
6.1土地准备
6.1.1土地整理
上年秋季深耕50cm以上,平整。
6.1.2开沟
春季按照规划的行距划线,挖深、宽各40cm~50cm的种植沟。
6.1.3施基肥
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4000kg~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