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零碳”管理和评价技术规范.docx
1
民宿零碳管理与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民宿“零碳”管理总体原则、管理内容及“零碳”民宿评价流程与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民宿“零碳”管理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LB/T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宿homestayinn
利用当地居民的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小型住宿设施。
[来源:LB/T065-2019,3.1]
3.2
民宿主人owner;investor
民宿业主或者经营管理者。
[来源:LB/T065-2019,3.2]
3.3
零碳民宿zerocarbonhomestayinn
包括现状“零碳”和预期“零碳”两类民宿。现状“零碳”民宿指已经实现“零碳”的民宿。预期“零碳”民宿指目前虽未实现“零碳”,但已经制定“零碳”规划和措施,预期未来某一时刻将达成“零碳”的民宿。
3.4
民宿零碳管理zerocarbonmanagementforhomestayinn
对民宿实施的能源管理、绿色管理、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电力、低碳种养殖等一系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固碳能力的活动,推动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达到先进水平的活动。
注1:先进水平是指省级节能主管部门发布的酒店“零碳”管理的数据和要求。注2:本标准描述的“零碳”管理是指民宿“零碳”管理。
3.5
碳排放量carbonemissions
一定时期内,民宿核算边界内服务、种养殖活动、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
2
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
3.6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一次能源的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地球上此类能源可在自然过程中再生。注:此类能源包括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来源:GB/T32910.4-2021,3.3]
3.7
碳中和carbonneutralization
在核算边界内一定时间内民宿服务、种养殖活动、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碳排放量,在自身减排的基础上,剩余部分排放量被核算边界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额度、碳汇量等完全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或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零排放”。
3.8
碳信用额度carboncredit
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认定程序确认减排量化效果后,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机构签发的碳减排指标。1个碳信用额度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
注:签发部门可为国际机构、独立第三方机构、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
3.9
林业碳汇carbonsink
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林业可持续管理、避免毁林和植被退化等措施,增加林业碳汇量,或减少林业碳排放量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来源:GB/T41198-2021,有修改〕
3.10
碳抵消carbonoffset
排放单位用核算边界以外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量以及碳汇,以碳信用额度、碳汇等形式用来补偿或抵消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过程。
3.11
碳中和率carbonneutralizationratio
排放单位购买的碳抵消量与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比值。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
3.12
绿色电力greenpower
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且不消耗化石能源。
注:绿色电力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小水电、潮汐发电等。4总体要求
民宿应做到如下:
3
a)优先实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措施,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或绿色电力等手段进行自主减排;
b)就近采选食材和民宿用品;
c)垃圾分类收集,具备条件情况下,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d)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或排入分户/联户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水水质达标后优先就地回用,无利用途径时向外排放;
e)实施环境绿化,种植树木,形成树木碳汇;
f)民宿若有可利用土地,可以自行开展有机种植,也可就近与种植户联合,通过采取土壤有机质提